清朝|英国为何从扶持清廷转变为纵容日本

引言:
提晚清,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摇头叹息 。
这叹息的背后,有悔恨,有痛惜,有悲鸣,更有难堪 。
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中华文明,从世界文明巅峰跌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即便巅峰不再,当个区域强国也是妥妥的,为何会被日本欺负成那样?
问题根源其实很好找,大清真就烂泥扶不上墙而已 。
清朝|英国为何从扶持清廷转变为纵容日本
文章图片

(李鸿章和英国外相)
三:同光中兴
1861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之后,痛定思痛终于开始了洋务运动的步伐 。
太平天国被平定,也让大清迎来了久违的稳定时期 。
认为清朝有利用价值的英国,在洋务运动中给予了清朝很多帮助和便利 。
要建厂买设备,卖!
要组建海军舰队,卖!
英国甚至派遣专人赫德,任职清朝海关,防止清朝腐败增加清朝海关税收入 。
这可不是我瞎说,当时大清所有政府部门中,工资待遇最高的是海关衙门,最清廉的也是海关衙门,创收最多的依旧是海关衙门 。
清朝|英国为何从扶持清廷转变为纵容日本
文章图片

(赫德)
英国虽然别有所图,但洋务运动的成功,英国的敞开供应,倾力帮助功不可没 。
英国的举动,也感染了德国,既为了赚钱,又为了遏制对手,德国也卖了不少军舰火炮给清朝 。这些帮助都是需要成效的 。
这成效就是,大清朝在海防塞防争论中,选择了两防并主,然后左宗棠出征新疆,将沙皇俄国支持的阿古柏给击溃,打压了俄国的扩张势头 。
可,左宗棠收复新疆,却成了清政府最后的硬气时刻 。
貌似强大之后大清后续表现,让英国认知到了什么叫烂泥扶不上墙 。
清朝|英国为何从扶持清廷转变为纵容日本
文章图片

(左宗棠威武)
四:清朝的野望和实力不匹配 。
清朝在搞了三十多年洋务运动之后,信心大增,国力刚恢复没一点就开始做天朝上国的梦 。
完全不明白砥砺前行的道理,浑然不觉这洋务运动,只不过是样子货,看上去翻天覆地,其实真正的改变并没有多少 。
清朝依旧没有遏制俄国的实力,不仅没有遏制俄国的实力,反而喜欢自主外交,跟俄国关系维持得不错 。
自主外交当然是对的,但在那个丛林法则的时代,左右逢源往往意味着左右都得罪了干净,夹缝中求生存智慧很重要 。
后续的日本,就跟清朝截然不同,一条路走到黑,走到自己能独立行走了,在转换战略思维,让日本变强了 。
简言之,甲午战争前的清朝,在国家实力增强之后,虽然也有收复新疆遏制俄国的举措出现,可跟俄国关系并没有英法期待中的那样强硬 。
这让英法两国意见很多,觉得清朝不听话 。
清朝不听话,那么去哪找个听话的?
清朝|英国为何从扶持清廷转变为纵容日本
文章图片

(日本的明治维新)
五:日本的选择,跟随强者以自强 。
觉得日本不听话的英国,急需一个新的合作伙伴!
恰好在那个时候,日本也在践行明治维新,积极搞近代化,口号是脱亚入欧 。
英国一看,这是学习西方的好学生啊,身体诚实,态度恭敬,唯唯诺诺 。
体量虽然不大,但人够疯,精神可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和俄国还有矛盾,这个不错,是个适合的备胎打手 。
于是英法两国一合计,大清貌似不靠谱,自主性太强,隔壁那日本,听话,省心,要不弄个备份吧 。
就这样,日本以积极的态度,成了英法遏制俄国的备胎 。
面对这样的机会,一直习惯于学习强者,跟随强者的日本人大喜过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