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十岁立志: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

曾国藩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30岁成了翰林院检讨 。
这个官虽然级别不高,从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
但是翰林院被称为“天子文学侍从”,是个边办差边进修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皇帝 。
朝中的内阁学士、军机大臣、尚书,地方上的巡抚督抚,也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
所以,曾国藩做官的起点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
更重要的是,他还很年轻,才30岁,精力旺盛,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年龄段,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
至此,曾国不仅改写了曾家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的命运,而且进入了仕途的金字塔顶端 。
【曾国藩|三十岁立志: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所谓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说的就是曾国藩这个时候 。
可是慢慢地,曾国藩竟陷入了深深地自卑和焦虑之中 。
曾国藩|三十岁立志: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
文章图片

曾国藩更加地勤学苦读,经常向人请教读书和修身之法 。
在家书中,他向弟弟们提得最多地,便是唐镜海先生 。
唐镜海也是湖南人,嘉庆年间的进士,晚清著名的理学家,当时有名的大儒 。
道光二十一年,唐镜海在赠书曾国藩时亲笔写了一个楷书条幅: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
这条横幅后来一直被曾国藩挂在居室里,来勉励自己 。
他自己把这句话改写到了日记里: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也因此一直流传至今 。
曾国藩|三十岁立志: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
文章图片

3、立定大志
如果说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是个庸人;
那三十岁这一年,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 。
正是这一年,曾国藩脱胎换骨,立下了“学做圣人”的志向 。
所谓圣人,就是完美的人 。孔子说,“知行完备”“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
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可经邦治国,造福于民,自己也可以立功立德立言,万世不朽 。
这是一个何其宏伟,也何其诱人的人生目标!
在这样的人格设计中,人生完全实现了自我圆满 。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完人”
君子立志,须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整的人 。
我已经立志要做”圣人”!若不为圣人,便为禽兽!
曾国藩|三十岁立志: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
文章图片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列为人的最后一重追求,越过从食色性也到出人头地这些层次,才能达到自我实现 。
曾国藩直接将目标锁定在了自我实现,也就是做“圣人”“完人” 。
这一大志向,驱动着他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 。
也让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退缩,不苟且 。
他一生成功的最大要诀,就是“立大志” 。
人生须立志,立志当高远 。
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更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
曾国藩三十岁才立定志向,最终果然走出了不凡的一生!
曾国藩|三十岁立志: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
文章图片

央视早年有一个放羊娃的采访:
“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呀?”
“放羊 。”
“放羊为了什么呢?”
“挣钱 。”
“挣了钱呢?”
“娶媳妇 。”
“娶了媳妇呢?”
“生娃 。”
“生了娃呢?”
“放羊 。”
……
这是一个永远打不破的怪圈 。
读书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考好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为了买房,买房是为了结婚,结婚为了生娃,生娃是为了让他考个好大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