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君|读史笔记:其实,王侯将相一直都“有种”

公元前74年6月的某一天 , 大汉帝国的实际掌舵人、大将军霍光 , 派遣自己的心腹田延年 , 来到了丞相杨敞的府上 , “商议”一件大事——霍光准备废掉刚刚继位不久的昌邑王刘贺(海昏侯) 。
青史君之所以会给商议二字打上引号 , 那是因为:自从霍光掌权以来 , 这个所谓的大汉丞相杨敞 , 一直就是个摆设 , 所有的军国大事 , 他根本就插不上话 。
而这次霍光之所以会派田延年和杨敞商议此事 , 完全是为了“程序正确”——毕竟像废立君主这种事情 , 如果没有一国之相的参与的话 , 是很容易给人留下话柄的 。
青史君|读史笔记:其实,王侯将相一直都“有种”
文章图片

所以 , 青史君认为 , “弘农杨氏们”(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大家族数不胜数)之所以人才辈出 , 最为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因为阶级固化——杨家的父辈们做了官 , 就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 就可以给后代配备更好地教育资源;而且 , 更可以给子孙迎娶一个颇有家学的妻子改善基因(青史君差点就忘了说了 , 上文中那位见识非凡的杨夫人 , 原名司马英 , 她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受刑之前唯一留下的血脉) 。
长此以往 , 强大的资源家加优秀的基因 , 你说这个家族能不人才辈出、源远流长吗?
写到这里 , 相信朋友们已经可以理解:为什么近期国家要大肆整顿那些校外培训机构了——有些人已然掌控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 于是他们一年不惜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 好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 然后牢牢占据着清北、占据着985、211的名额 。
很显然 , 底层民众是没有这样的实力与资源的 , 于是 , 也就只能“望洋兴叹” 。
长此以往 , “寒门难出贵子”就不只是一句自嘲 , 而是赤裸裸的现实了!
当王侯将相真的有了种 , 那么 , 迎接我们民族的最终命运又是什么!似乎 , 就有点让人不寒而栗了!
【青史君|读史笔记:其实,王侯将相一直都“有种”】不过 , 很庆幸:社会主义的铁拳 , 终究刹住了这股“不正之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