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学平|公牛集团垄断长达六年,“插座大王”如何控制经销商?( 二 )


这意味着,经销商除了未完成销售任务所产生的剩余产品自负盈亏,还被要求不可再售卖其他品牌的产品。
9月29日,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员梁振鹏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公牛集团利用自身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具备可支配性的市场地位、垄断支配地位,进一步实施垄断行为。”
2019—2020年,在天猫市场上,公牛集团的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产品线上销售均排名第一,转换器产品的占有率分别为65.27%和62.4%;墙壁开关插座产品占有率分别为28.06%和30.7%。
阮学平|公牛集团垄断长达六年,“插座大王”如何控制经销商?
文章插图
多年争议不断
1995年,浙江兄弟阮立平、阮学平成立公牛集团,专注于民用电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将全国零散的五金店、日杂店、办公用品店、超市、建材及灯饰店等凝结,拥有庞大的渠道网络。
公牛集团主要生产包括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 照明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2001年,公牛集团在插座领域已被认定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20年2月,公牛集团在A股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不过,公牛集团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2018年12月,江苏通领起诉公牛集团擅自使用属于通领与插座安全有关的两项专利,并要求索赔金额为9.99亿元。该案件一度成为“中国最贵专利侵权案”,虽然公牛集团最终胜诉,但仍引发了不小的舆论争议。
同时,公牛集团还因上市前的多笔高额分红被质疑“圈钱”。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来,公牛集团将约87%的归母净利润用于股东分红,3年累计高达32亿元。其中,2017年,现金分红高达22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171.21%。而这笔高额分红均为阮立平、阮学平兄弟所得。
作为民用电工行业代表企业,公牛集团近年来受房地产周期影响明显,业绩已经有所波动。招股书显示,公牛集团的营收增速已处下滑趋势,从2016年的20.35%到2019年的10.76%,2020年仅为0.11%。
毛利率指标也在波动之中。2016—2020年,公牛集团毛利率从45.17%波动下滑至40.06%。
尽管市占率领先,但公牛集团的整体研发投入并不高。2017—2020年,公牛集团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87亿元、3.51亿元、3.93亿元、4.01亿元,占营收比例不到4%。
进入2021年,公牛集团业绩有所复苏。截至今年上半年,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20亿元,同比增长41.65%。在这其中,公牛集团对经销商违约的收入为10.46万元,对供应商的违约收入为92.45万元。
【 阮学平|公牛集团垄断长达六年,“插座大王”如何控制经销商?】9月30日,公牛集团收报163.25元/股。与1月底最高点257.30元/股相比,下跌了近40%,市值已跌破千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