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我馋你的饭,你馋我的个人信息?
本文转自【央视网】;
点单?请扫码。
扫码点单代替人工服务,
在餐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文章插图
经历多了,
套路大家也就很熟悉了。
扫码只是第一步,
一环扣一环,
餐厅循循诱导。
“欢迎光临,您可以扫码点单。”
这是一道单选题。
您要是不乐意扫,
一系列话术接踵而至。
扫码关注我们可以实时获取一些折扣信息,
可以优先吃到最新菜品,
可以参与抽奖活动……
如果您仍能抵住攻击
不扫,不扫,就是不扫,
经过一番较量,
也大多会捍卫住自己不扫码就能吃上饭的权利。
毕竟作为餐厅来说,
留下客人是首要的。
文章插图
餐厅对于扫码点单推崇有加。
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流,
还能开源。
不仅能节省人力成本,
而且能提高平台的活跃度,
增加点击量,
进一步创造出利益空间。
对于这种餐饮服务方式的转变,
很多消费者表示反感↓↓↓
文章插图
也有人支持↓↓↓
而在一轮又一轮网络洗礼中,
不论是支持或者反对,
在扫码点单、强制关注,
被索要不必要授权的时候,
更多人不再顺手“同意”到底,
而是提高了警惕。
文章插图
餐厅有意引导,
“利诱”之外,
也往往拿出一些正确、不容置疑的理由。
比如,
扫码点单、减少接触,
更有益于疫情防控。
这个我们自然也晓得,
可咱们能不能简单点?
扫码点单,扫了马上点单,
好不好?
干啥非要关注?
文章插图
再好的东西,加上“强制”二字,
也会变味儿。
这是一种霸道的逻辑,
关注不关注是个人的自由,
是个人的选择,
让渡个人权利,
违背个人意志,
就为了吃一顿饭,
图啥啊?
也难怪大家不买账。
扫码点单没有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
简单、快捷、易操作。
但不能成为单选。
一些人的便利,
反而成为另一些人的不便利。
比如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
在购票、金融、点单等方面,
应保留传统方式,
弥合数字鸿沟。
对于餐厅来说,客流量很重要,
更应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点单只靠扫码,
是变相地对一些群体下逐客令,
自己买卖做不成,
也缺了人情味儿。
文章插图
强制关注没有道理。
从技术层面来说,
剔除掉关注环节并不难,
难就难在舍不得,
坏就坏在变本加厉索要更多。
眼馋别人的非必要信息,
背后计算的终究是“个人利”。
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入发展,
个人信息是宝贵的财富,
个人信息授权是一些平台发展的关键。
提供必要的信息,
才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比如对于网络约车类的App,
电话号码、出发地、到达地等
位置信息是必要信息。
而一个天气预报App,
要访问通讯录,
就显得多余。
吃饭点单,有必要关注公号吗?
推荐阅读
- 说出你的故事|2021年这一年你过得如何?虎年一起参加余额宝“年年有余”活动吧
- 小雷|方便多了!共享单车指纹解锁功能曝光:不用扫码,碰碰手指就行
- 监听|手机有这十种情况可能是被监听了,你的手机出现过吗?
- outlook|微软 Outlook 将支持手机端扫码登录
- 店铺|当心!你的旧手机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数据,提前清空也没用
- 造物节|在3万平的密室逃脱里追INTO1,淘宝造物节真有你的
- 被访者|疫情期间最适合你的用研方法:远程可用性测试
- 大数据|你的APP被大数据支配了吗?国家发布重磅新规,限制个性推荐
- 小雷|微信也来凑热闹?你的专属2021人生报告来了,点击查收
- 刷单|“好评返现”行为被叫停,你的包裹还能收到“返现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