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抖音、快手做电商,有前途吗?( 三 )


只要粉丝稍微有一点不满意。
比如,他说因为批次的问题,有一次衣服上有个字母的缝制,和详情页上不一样。
消费者投诉。这就必须全额退款,并且重新寄一件以表达歉意。
这叫:赔一罚一。
他吐槽说:简直比消费者协会还严格。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和他合作?
因为量确实大。
当然啊。这就是信任的力量。他们不是在“购买”,他们是在“跟随”。
快手的基因里,有流量普惠的价值观。
好的内容,当然会带来流量。
但是,惊天的内容,不会带来惊天的流量。为了保护“贫富差距”不会太大,导致生态失衡,快手会策略性地把流量,向中小主播倾斜,鼓励他们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主播想成长为头部,就必须通过社交的方式,和来之不易的粉丝互动,经营信任,越滚越大。
“老铁,666”,就是这种规则下的产物。
当疫情期间,直播带货突然火起来后,基于信任,而不是内容的“社交直播”,能量突然爆发。
不断刷新直播带货记录的快手,开始出圈,开始越来越主流。
最后的话从搜索路径,到内容路径,再到社交路径。
从线下场景,到电商场景,再到直播场景。
从需求出发,从触点出发,从信任出发。
这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用户的“购买路径模型”。
每一条路径上,都蕴藏着新的商业机遇。
而快手和抖音能够抓住的,就是社交路径上内容场景和直播场景的电商机遇。
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