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月薪3k与月薪3w的差别——内容作者误区简析
编辑导读: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内容的时代,品牌如何靠内容被人们熟知?即使在一些入行了很多年的劳内容忍,也容易在上面踩坑。本文作者中计了一些做内容的误区,来看看你有没有踩坑。
文章插图
写作生涯已经有了二十多年,做内容也有一些心得,包括还通过内容获得了一些意外的收益和机会。纵观自己的内容之路,并非一马平川,也遇到过,甚至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而这些走过的“弯路”恰好让我在后续的内容创作时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会在内容设计时特意加入一些环节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就分享几点内容创作者,尤其是企业内部内容岗同事最容易犯的几类错误。不论是才做内容的新人,还是有了几年经验的老内容人,甚至是我本人,都有可能踩到下面这几个“坑”。
一、内容大而全这是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要说,但又什么都说不明白。
心是好的,但是办了坏事。
最典型的大而全内容就是新闻稿,说完新闻本身,再说企业价值,最后还有一段企业介绍。事实上,这些内容最重要的东西不会超过200字。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传统PR在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了。因为读者只想看最精华最有价值的信息。
另外,很多内容作者之所以爱做这种内容,是因为它简单。换句话说,你在偷懒。因为这类文章往往不需要动用太多思考,而是在做文字的拼凑。
要记住,你做的是传播,而不是写流水账,更不是写编年体史记,要事无巨细的交代全部。
因此,如果当你想写一篇大而全的内容的时候,要么把它拆成数篇小而美的单个章节系列文章,掰开了揉碎了地讲;要么干脆别写。
二、个性化大于绝对正确个性化其实是和大而全有些异曲同工的问题。
很多时候,作者一旦代入品牌视角,就很难凸显出自己的个性,变得畏手畏脚,这也不敢说,那也不能说,只敢说一些别人说过的车轱辘话。最后,品牌就变成了一个中庸的形象,做的内容也毫无亮点。
但,这真是企业渴望的么?
当然不是。
事实上,很多企业反倒是因为账号很有特点,愿意输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拒绝走寻常路线,反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天眼查的天眼妹,活脱脱的一个小辣椒性格。你会因此觉得天眼查这个公司很不专业么?大多数人应该不会。
反而,这更凸显出内容作者的自信。
但这不是说企业要先设立一个IP形象。
按照我的理解,这可能是另一种IP化,一种独立于“形式IP化”的内容“IP化”。
即便没有一个IP形象,但企业能够每次都以与众不同的视角、观点、语言、形式等输出内容,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个人符号。
反倒是那些造出了一堆小A,小B……一直到小Z但毫无观点的企业,只会让人觉得这些IP是鸡肋。
三、品牌强露出就能产生转化这个错误是甲方容易犯的,也是乙方容易形成的惯性思维。
就如同一篇文章,只在企业员工的朋友圈之间转发,除了企业老总看得爽,没有半毛钱意义一样。
不是通篇都在高频提及品牌,就能让客户记住你和选择你。
这是做SEO的思路。
你如果同篇说的都是没有干货的废话,只会让客户觉得这个品牌很烦。
反过来想,你读到现在,我文中一直没有说我的账号是什么,你会觉得我很不专业么?
事实上,我ROI高的文章,只是因为我说中了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而且用最通俗易懂地方式给传递给了他们。这样自然就有转化了。
甚至我的文章连提纲都没有,这事就成了。
推荐阅读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棒球|苹果加码流媒体内容布局 与MLB进行转播权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