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丨大搞品牌和服务商,快手电商跟抖音电商越来越像了吗?( 二 )
快手电商为什么需要做品牌?寻求增长是第一出发点,竞争对手来势汹汹则加速了这一过程。
相比白牌,品牌具有更高的溢价,同时大品牌布局新渠道需要的投入更大,服务更复杂系统,也能同时带动快手电商生态内各类服务商的繁荣,进而带领整个生态朝着分工更精细明确的方向发展。
36氪与一些快手产业带白牌商家交流,不少商家都在寻求升级品牌,发展抖音、小红书等新渠道,使得产品卖出更高溢价。这显然不利于快手。相比让这些商家到其他平台去找增长,想办法把他们在自己的生态内也能获得品牌溢价与品牌升级服务显然更划算。
据快手财报,快手电商今年第一季度GMV 1186亿元。36氪综合多方数据了解,抖音电商第一季度GMV在1000亿元左右,与快手不相上下,按照此趋势发展,成立两年多的快手电商与成立一年的抖音电商的成绩今年很可能不相上下。
抖音在4月份举办的首届电商生态大会,明确了强化品牌自播的目标,把品牌商家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达人、平台、DP服务商等所有参与方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指向了品牌商家。扶持品牌与服务商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抖音的官方合作服务商已达到数百家,交个朋友、无忧传媒、泰洋川禾和聚匠星辰等多家头部MCN机构彼此不分伯仲、互相牵制。飞瓜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品牌自播GMV占比达到20%。
除了纯粹的GMV增长,品牌方与服务商会塑造更健康的电商生态,天猫如此,抖音如此,今天的快手也是如此。
在主站DAU与收入短期内都难以追上抖音的背景下,快手需要证明自己在某一方面可以比抖音更强。于是,电商成为快手展现实力的“前哨阵地”之一。
快手在招股书中明确了公司在行业竞争格局中直播第一、短视频DAU第二、直播电商第二的卡位。对于快手来说,直播已经不是首要增长点,主App用户规模与抖音的差距也很大,用户破圈与单列模式都起步不久,广告业务短期内也难以触摸到抖音。
【焦点分析丨大搞品牌和服务商,快手电商跟抖音电商越来越像了吗?】抖音快手在用户规模、直播打赏、海外市场与电商这四场战役中,快手在前三场并不占据优势。只有在电商业务上,快手起步摸索早于抖音,具有与抖音一较高下、并追赶传统货架电商的能力。
推荐阅读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拼多多|稳健前行开新局丨中国电商版图即将重新改写!吉林,“新电商”脱颖而出!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腾讯|36氪独家丨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拟收购游戏手机厂商黑鲨
- 异性恋|TreeTalk 产品分析报告:看见彼此,看见女性叙事力量
- 法官|理性下单,诚信履约!丨民法典在身边
- 鲜香|2021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信良记又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