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民国有个可怕的“资源委员会”

【中国近代史|民国有个可怕的“资源委员会”】作者系文史学者
民国年间,有一个主管资源分布和重工业生产的垄断部门,名叫资源委员会,简称“资委会” 。这个国字号单位与如今的“国资委”在名称和功能上极为相似 。不同的是,它的头头既“不能说他贪污”(傅斯年语,见下文),又没有通奸、包“二奶”等劣迹 。因此,回顾一下“资委会”的来龙去脉,对于进一步了解两个时代的异同,颇有好处 。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为了应付内忧外患的新局面,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 。该会隶属于参谋本部,由蒋介石亲自任委员长,翁文灏任秘书长,钱昌照任副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
据钱昌照说,这个主意是他提出的,他认为“国防设计应该是广义的,其中包括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原料及制造、交通运输、土地及粮食和专门人才的调查等部门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四卷,第250页)由此可见,这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垄断机构 。
1934年,国防设计委员会改名为资源委员会,从参谋本部划归军事委员会领导,成为一个主管重工业建设的部门 。
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经过重大改组,将资源委员会划归经济部,翁文灏担任经济部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昌照任资委会副主任委员 。
对于钱昌照这个人,沈怡和张慰慈都有评论 。沈是钱的妻兄,他早年在德国专攻水利,回国后进入政界,担任过交通部次长、大连市市长、南京特别市市长等职 。晚年他在谈到自己的这位妹夫时,讲了四点长处:一是聪明过人,二是善于学习,三是知人善任,四是颇有魄力 。与此同时,他还讲了钱的若干短处,其中最要命的是少年得志,目中无人 。另外,沈对翁文灏的印象是“学问、道德、操守,令人尊重,只是他有一个缺点,即气度狭窄,疑心病很重” 。(参见《沈怡自述》第188- 189页,台湾传记文学社出版社民国七十四年出版)
张慰慈既是胡适的好友,又是著名的政治学家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在资源委员会担任购置室主任,因为不满意钱昌照的作风而想辞职 。所以他在1938年底写信对胡适说:
在所谓抗战时期,决不是我们讲建设的时候,因为所谓厂矿决非立时立刻可以办得起来,等到办了一半停止,不是前功尽弃,白费金钱?但乙藜(钱昌照字)先生一类人物只晓得海阔天空,乱吹乱唱,今天办这样,明天办那样,至于怎样去办,办了以后又有怎样影响,他们毫不计及,到了今年秋天,湖南湖北江西等处的厂矿就拆的拆,搬的搬,毁的毁,不晓得白费了多少金钱 。可是经过了这样的教训以后,他们还是不能觉悟,照样的要买这样,买那样,还是大刀阔斧的去干 。但我却不愿意把有用的金钱由我的手里白花出去,所以借了另外一个题目,打了几个电报向资源委员会辞职 。(《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392页,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年版)
他还说:“詠霓(翁文灏字)是一个极好的好人,但胆子太小,气量不大,很不容易有作为 。我想他对于资源委员会的事务很不满意,不过他没有办法,只得听之而已 。”(同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5月,翁文灏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政府委员 。1947年4月,他又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再度担任资源委员会领导职务 。他这次返回资源委员会,大概与傅斯年炮轰宋子文以及钱昌照的辞职有关 。
1947年1月,著名学者傅斯年在《世纪评论》和《观察》连续发表文章,炮轰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宋子文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资源委员会号称办理一切重工业 。这样发达的国家资本,我们应该几乎要成社会主义国家了,然而内容大大不然 。糟得很多,效能二字谈不到的更多 。譬如两路局,资源委员会等,你不能说他贪污 。但无能和不合理的现象更普遍 。推其原因,各种恶势力支配着(自然不以孔宋为限),豪门把持着,于是乎大体上在紊乱着,荒唐着,僵冻着,腐败着 。恶势力支配,便更滋养恶势力,豪门把持,便是发展豪门,循环不已,照道理说,国家必糟 。(《观察》第二卷第一期,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一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