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民国元年历法改革:阴历新年须照常办公( 二 )
“不曰顽固,即曰反对民国”
当然,这些钱物上的纠葛毕竟只是小麻烦,稍加调整便能解决,老百姓固有的习惯却非旦夕可变 。
阴历之所以在中国通行千年,主要在于其上应天时,下洽人事,人们的秋收冬种、日常起居、婚丧嫁娶,无不与节气历法紧密相关 。至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令节,“小之为神话为历史,大之则为文化之所系,非可根本抹煞者也” 。平头百姓和清室遗老毕竟不同,没有那么深切的家国之叹,之所以坚守旧历、冷对新历,无非是积年的习俗使然 。
不过,在民国元年那个革故鼎新的特殊时期,即便是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也往往会与时代风云扯上关系 。“论者谓改用阳历,商人漠不关意,不曰顽固,即曰反对民国”,不支持新历就等同于不支持民国,历法上的新旧抉择,便如此顺理成章地逾越了习俗的范畴,而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
“阴历新年期间必须照常办公”
在坚定的改革者看来,国家“正朔”是大道之所在,与此相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只是小节 。在“大道”的影响和左右下,自然是必须做到“新者即行,旧者自废”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自民国二年开始,有些地方官府为推行阳历,严令禁止民间过阴历新年 。为此政府制定了新规,要求机关、学校、报社等机构,只在新历元旦放假,阴历新年期间必须照常办公 。
可除夕合家团聚的习俗实在不易改变,即便是鼓吹阳历最热情的《申报》,在旧历新年到来时,依旧“承社会之习惯,即停刊一星期”,上海、北京的各大报刊也莫不如此 。
原该令行禁止的政府部门,同样在私下里阳奉阴违,阴历年节虽未停止办公,但常常是屋在人空 。就连参议院的会议也闹出了议员大量缺席的乌龙,“因人数不足,延期三钟之久,仍不能足法定人数”,只缘于当日是“阴历大除夕” 。
“新旧二历并存”
显然是意识到了政令易下,旧俗难除,1912年1月13日,南京临时政府下令内务部编印民国元年的历书时,便规定了三条重要的宗旨:一、新旧二历并存;二、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三、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默许了旧历的存在,也同时埋下了“新旧二历并存”的伏笔 。
由于民国政府的极力提倡,曾经“于人民无与”的元旦,确实一年比一年热闹了起来 。在北京,每到元旦日,总统府门前便会张灯结彩,前门东西车站缀满电灯,放假的男女老幼结伴出游,东安市场里人山人海 。上海南京路的商铺在元旦也一律高悬国旗,停市休息 。向来做为官府礼仪之用的贺年片,也慢慢地成为了上海民间互致问候的新年礼物 。
但在普通百姓的心中,这仍然是“官家的新年”,凑的也只是官家的热闹 。正如民间通称阳历为“官历”,阴历为“民历”,官派与民俗的分野,或许就是新历始终难以取得完胜的关键 。一言以蔽之,“新历之新年,系政治之新年,旧历之新年,乃社会的新年”,与民国的诞生相伴而至的阳历,注定难以改变自身的官派色彩,“可见政治之势力不及社会也” 。
清政府也曾经考虑过改历
事实上,在晚清西学观念的影响下,清政府也曾经考虑过改历,并计划在宣统三年(1911年)“更用阳历” 。只不过随后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改历已不再是内部革新的小事,而成为新旧时代的分际线 。
可传统的力量是持续而强大的,新旧的对立也并非想象的那么清晰简单 。“你爱摩登,可遵新历;我是老朽,且从夏制”,民国元年的历法变革,最终呈现出这般妥协的姿态,却是这个新旧杂糅的时代最合适的选择 。
推荐阅读
- 异形红包|微信上线新年隐藏款异形红包封面,可通过朋友圈广告领取
- 日历|数字安全元年开启 360推出中国首本大安全日历
- 周宏伟|2021年的元宇宙和2015年的VR元年,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 王刚|新年伊始,科学家离职,又领50万罚单,阿里巴巴到底怎么了?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年老主题:阿里巴巴、腾讯、哔哩哔哩再被罚款
- 电影公司|流媒体行业新年九大问 奈飞(NFLX.US)苹果(AAPL.US)等有何看点?
- 霍尔果斯综保区|新疆霍尔果斯综保区迎来新年首批跨境电商商品
- 霍尔果斯|新疆霍尔果斯综保区迎来新年首批跨境电商商品
- 永辉|仓储式会员店元年 2021 谁在树敌,谁在奋起?
- funpinpin|FunPinPin完成千万级美金A轮融资,DTC品牌出海元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