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赵云一生忠心耿耿,却从未被委以重任,诸葛亮的责任最大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后世更是将其评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可以说,《三国演义》的智战,在诸葛亮粉墨登场后得到了升华 。
诸葛亮|赵云一生忠心耿耿,却从未被委以重任,诸葛亮的责任最大
文章图片

其实,何止是赵云?
从马谡、魏延、关羽三人的悲剧上,我们就能看出诸葛亮有用人不当之嫌 。关于对马谡的评价,刘备的最为中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马谡有能力吗?有,但并不多 。他只适合做一名辅助型人才,根本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
在所有蜀军将领中,魏延的身份最为敏感,因为他是一名降将 。
就因为这个原因,他始终不受诸葛亮待见 。丞相曾多次批评其人品不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 。殊不知,若以此作为“不忠不义”的标准,三国时代的马超、黄忠、张松甚至是主公刘备,都不是什么忠义之辈 。若非诸葛亮对魏延抱有如此之大的成见,也不至于诱发后期的内讧,使魏延死得不明不白,酿成悲剧 。
至于名满天下的关羽,他的名声着实有些名过其实 。关羽之刚愎自用,相信诸葛亮是心知肚明的 。此人虽表面上无比忠义,但他所行之事却恰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舍大义而逐小义 。华容道中纵虎归山,孙刘联姻期间大放厥词,虽世人称关羽乃人中龙凤,可他本质上不过是个刚愎自用的莽夫罢了 。所以,不得不说,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
诸葛亮|赵云一生忠心耿耿,却从未被委以重任,诸葛亮的责任最大
文章图片

而且,在书中的一些细节中我们也能看出,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的性子亦使蜀汉后继无人 。就连二十军棍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丞相都要亲自参与,而那些年轻有才干的将领们却始终得不到权柄,显然这从根本上限制了蜀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
史料和小说里对诸葛亮极尽美化,在笔者看来未免有些名不副实 。诸葛亮的能力的确出众,但他在用人方面绝对欠考量,这是他最大的缺陷 。
参考资料:
【诸葛亮|赵云一生忠心耿耿,却从未被委以重任,诸葛亮的责任最大】【《三国演义》、《三国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