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为何要求后代少祭祀,不起坟不树碑?他在怕什么?

诸葛亮临死前要求下属,“因山而坟,墓地不需要太大,可以容身即可”,同样的作为曹魏开朝始祖曹操,他也是这样,不过他要求的是“薄葬”,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不要在死后搞得太浪费,一切从简 。与诸葛亮,曹操相比起来,司马懿的要求更为奇葩,他不但要求薄葬,而且还要求后代要少祭祀,而且连坟头都不用留,更不要树碑!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为何要求后代少祭祀,不起坟不树碑?他在怕什么?
文章图片

最好的收取人心的方法就是简单薄葬,就如同曹操当年死的时候的做法 。总之,来说司马懿是死得不是时候,你想想如果在其子孙一统天下之后,司马懿才死,他会不会改变当时对于自己后事的处理方法呢?
其二、为司马家族树声威,收民心 。这一点,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也就是在司马懿临死的几年前,曹魏势力仍然有,只是说不是特别的强大 。这很明显,司马懿权利反转者的带头人,他肯定得替子孙打通位登九王之门 。
再者,司马懿为了打压原先的曹魏势力,通过发动政变把曹爽给废了 。而且连曹爽的门人,包含: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个个诛杀,灭其三族 。就连曹姓的女子他司马懿都没有放过一个,这种狠劲,真是不愧对他的道号“冢虎”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为何要求后代少祭祀,不起坟不树碑?他在怕什么?
文章图片

正所谓权利、富贵均是在险中求,而冢虎司马懿无异于是三国权利争霸的最终胜利者 。但是他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世人,司马懿当年虽然诛杀了曹爽及其下属的三族,但是他也没敢诛杀跟随曹爽的二流门人,如:辛敞,王沈等人 。
司马懿当时为何不把曹爽势力尽数灭尽?道理很简单,一来害怕舆论,二来也要为其子孙一统天下网罗民心 。
其三,为了隐藏自己真实陵墓之所在 。说到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这跟诸葛亮、曹操他们的做法一样 。当年潼关一战时,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这句话曹操也是说得通俗易懂 。意思就是,马超不死,恐怕他曹操连死后找一块安静的地方都没有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为何要求后代少祭祀,不起坟不树碑?他在怕什么?
文章图片

三国时期几大杰出人才,诸葛亮,曹操,司马懿,他们一生得罪的人很多,可以说在世上树立了很多敌人 。如果,不把自己的身后事搞清楚,弄明白,那么自己死后怎么可能有个安静之所容身?
当时的司马懿虽然说是帮助子孙夺得了权利,但是难保世上没有仇人惦记他的坟墓 。一旦被仇人得知他的坟墓之所在,那么下场其实会很惨 。因此,司马懿才在自己临死之前,要求子孙,不起坟不树碑 。如果,起坟树碑,那么就相当于是给了仇人机会 。这样一来的话,自己死后的安宁得不到保证不说,还很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下场,例如:坟墓被毁,这都还算是轻的 。
其四,担心天下有变,大权终落旁手 。三国时期的人才,多如牛毛 。司马懿虽然帮助子孙夺得权利 。但是难保不会出现什么变故,一旦出现什么变故,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
司马懿|司马懿临死前,为何要求后代少祭祀,不起坟不树碑?他在怕什么?
文章图片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最好呢?绝对是跟诸葛亮一样,让世人都不知道他的坟墓之所在,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正所谓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是死了,就算给你修再大的陵墓,那也是没有丝毫作用的 。
司马懿当时虽然名声很大,但是他还是比不过曹操 。当然,他死后的安身之所,也不能像曹操那样做 。曹操是命人修了疑冢72座,以此来惑乱仇人,让仇人很难找到他的真实坟墓所在 。从而,保障他的死后安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