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陈寿是三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原先是蜀汉人,蜀汉灭亡后仕晋,写下了《三国志》 。《三国志》是了解、研究三国时期的重要史料,是《二十四史》的头四史,拥有很高的评价以及史料价值 。然而陈寿这个人物本身却有相当多的污点,至少是在史料记载当中 。比如挟私报复诸葛亮父子、索米为佳传、居丧时期用婢女、和旧友李骧互相攻讦等等 。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陈寿身上的黑点 。
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文章图片

挟私报复诸葛亮父子
除了上述的黑点以外,陈寿在修史的时候,也有很多黑点 。当然这种黑点不是《三国志》中的错误之处,而是将主观上的好恶偏私带入到修史当中 。
首先是陈寿对诸葛亮、诸葛瞻父子的态度 。陈寿的父亲做过马谡的参军,马谡在诸葛亮一伐的"街亭之战"中败给了张郃 。街亭这个地点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街亭失守之后,张郃的军队顺利进入陇右,导致诸葛亮在陇右前期取得的优势当然无存,只能仓促撤军 。在战后马谡被处死,陈寿的父亲也被施加髡刑 。
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文章图片

髡刑的意思就是割掉头发、胡须 。在现在人看来剪头发、剃须不算什么事情,但是在古代则不然 。一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割去头发视为不孝;二则古人认为人的发须与灵魂有关,古代常常有以头发作为媒介的巫蛊之术就是来源于这种思想;三则有碍观瞻 。古代认为胡子好看,刘备胡子稀松,因此成为张裕嘲讽的对象 。总而言之髡刑是一种带有羞辱意味的刑罚,陈寿的父亲被诸葛亮施加髡刑,导致陈寿对诸葛亮不满 。
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文章图片

另外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陈寿本人也有矛盾 。陈寿做过诸葛瞻的佐吏,可能是在诸葛瞻做卫将军的时候 。结果两个人关系很恶劣,陈寿受到了诸葛瞻的折辱 。本来陈寿对诸葛亮就有仇恨,本人又与诸葛瞻有直接矛盾,更加深了陈寿与诸葛亮父子的矛盾 。这在《三国志》中有所体现 。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拼命夸赞诸葛亮的政治能力,但大多是虚词,而在军事能力上进行了贬低 。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的一些胜利完全没有详细记载,比如南征的过程仅仅是一笔带过 。另外对诸葛亮的政治也是暗藏贬低,比如陈寿强调蜀汉不置史官,将这个责任推到诸葛亮的头上 。而根据其他史料的记载,蜀汉是有史官的,陈寿自己就是一个史官 。所以唐朝史学家刘知己认为这一点就是对诸葛亮执政的抹黑 。
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文章图片

【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对诸葛瞻的贬低就更是激烈 。在《诸葛瞻传》的内容中,几乎全篇都是贬低,赞扬的地方只有"工书画"这样的微末小技 。诸葛瞻也不是什么蜀汉佞臣,最后还为国捐躯 。陈寿对诸葛瞻的记载显然违背专美传主的传统 。另外还有一件事:诸葛瞻等反战派策划废黜姜维,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 。而在《三国志》中却变成黄皓以阎宇代替姜维 。这也是为了说明诸葛瞻包容黄皓祸乱朝中而无法矫正 。如果对诸葛亮的抹黑还有些隐讳的话,对诸葛瞻的抹黑在白纸黑字之间已经是昭然若揭 。
陈寿|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文章图片

对丁氏索要贿赂
不仅对诸葛亮父子的记载不尽客观,在史料中还记载了陈寿"索米立传"一事 。在曹操创业时期以及曹魏时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家族,就是沛国丁氏 。丁氏和夏侯氏一样,与曹氏世代通婚,比如曹操的原配以及曹嵩的妻子就是出自这个家族 。另外还有很多丁氏子弟加入曹操集团,并且表现得十分活跃 。比如丁仪、丁廙兄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