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韩信逼迫刘邦扩大封地,刘邦为何不再破口大骂?暗藏杀机的平静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 , 他最后却被吕后杀害于钟室 , 还被诛杀了三族 。那么 , 韩信的死 ,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埋下祸根 , 让刘邦执意要取他性命的呢?
韩信|韩信逼迫刘邦扩大封地,刘邦为何不再破口大骂?暗藏杀机的平静
文章图片

最后还是张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韩信这是封了齐王 , 还想扩大封地 。这一次他更厉害了 , 居然直接让刘邦猜他的意图 , 如果刘邦身边没有张良 , 他就是猜不出韩信的意思 , 那么韩信是不是要看着刘邦被项羽困死在城里呢?刘邦当时来不及生气 , 赶紧扩大了韩信的地盘 , 然后韩信就带着军队杀了过来 , 帮助刘邦解了围 。
史书记载 , 当张良说出韩信的意图之后 , 刘邦并没有像上次那样破口大骂 , 他什么都没有说 。由此可以推断出 , 刘邦之前斥责韩信 , 是因为他还是把韩信当做自己人 , 只是没有那么信任而已 , 但是这一次他不说话 , 证明韩信在刘邦心里彻底没有地位 , 他早就起了杀心 , 将来一定会和韩信秋后算账 。
韩信被杀的最后一点 , 是他并不懂得“功高震主”这个道理 。通过司马迁的《史记》等一些相关资料的记载 , 我们可以发现刘邦称呼张良 , 永远都是称其“子房” , 表示自己对张良的尊敬 。刘邦之所以这么对待张良 , 是因为张良只是一个谋士 , 他手中没有任何实权 , 不会威胁到刘邦的统治 , 而且张良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 。在刘邦建国后他就辞官隐居 , 说是要修炼成仙 , 远离政治中心 。掌握着国家政权的萧何 , 在众人的提点下 , 也选择了急流勇退 , 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韩信|韩信逼迫刘邦扩大封地,刘邦为何不再破口大骂?暗藏杀机的平静
文章图片

可是韩信却根本不懂政治 , 他没有选择退出权力的中心 , 所以刘邦对于手握大权的韩信十分忌惮 , 在第一次接到韩信造反的密报时 , 刘邦就听从陈平的主意 , 假借巡视云梦泽为名来到陈郡捉拿韩信 。韩信听说刘邦来了 , 先是想着要造反 , 后来又觉得自己没错 , 为什么要造反 , 然后他又杀了好友钟离眜(项羽旧部)来取悦刘邦 , 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证明了他根本就没有政治头脑 , 当他卖友求荣 , 把钟离眜的人头献给刘邦的时候 , 刘邦却命人逮捕了他 。
韩信被捕后大呼冤枉 , 并且对刘邦说:“狡兔死 , 走狗烹 , 敌国破 , 谋臣亡” , 明确的指出刘邦冤枉功臣 , 刘邦听到这番话只是冷冷的说:“你不用多说了” 。刘邦并没有杀掉韩信 , 只是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 , 不让他离开长安 , 可是在和刘邦的一次深度对话中 , 韩信却再一次惹怒了刘邦 。
刘邦问韩信:“您看我能带多少兵打仗?”韩信回答:“陛下只能带兵十万 , 多了您掌管不了 。”刘邦非常不高兴 , 就问他能带多少兵 , 韩信回答道:“臣多多而益善耳 。”也就是说皇帝只能带兵十万 , 而韩信带兵却是越多越好 。刘邦反问道:“那你怎么还被我抓住了?”这一次韩信沉默了很久才回答:“您是统领将军的人 , 我是统领士兵的人 , 我的手段比您略逊一筹 。”言外之意就是说他韩信只会带兵 , 不会耍心眼 , 刘邦听了怎么能高兴?因此更加坚定要除掉韩信 , 后来的陈豨叛乱就成为了刘邦杀掉韩信的一个借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