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任何国家若失去了它,都再无翻盘可能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 。但是,由于清兵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并且,在其立足未稳之时便着急诏修《明史》,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 。以至于,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都加了“伪”字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 等 。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官方开始把这段历史改称为“南明”或“后明” 。
南明|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任何国家若失去了它,都再无翻盘可能
文章图片

那么,李自成为何能一度聚集百万之众呢?
原因就在于,大家感觉跟着他有希望,而这正是明朝当时最大的危机 。可能,有人会反驳,为何当时不合力驱赶满清,反倒之后举旗反抗呢?难道领导人是靠嘴巴说说,就可以上位的?其实,以前不像现在,要什么施政纲领,以前都是真干 。试想,哪位开国皇帝,自己没上过战场,没杀过人?
因此,只有身为表率,你才能证明自己可以驾驭这个位置 。可当时,还有谁有这个能力呢?要知道,大家不会去拥护一个无能的君主 。既然没有这个可以产生“聚合”效应的人物出现,那么,自然就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量 。
就算李自成可以拿下北京,但他注定还是守不住 。因为,皇帝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尤其是开国皇帝,需要极其高超的领导才能 。
南明|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任何国家若失去了它,都再无翻盘可能
文章图片

这里,我们再来看南宋,虽然,当时的南宋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但是,大家对于皇室还是拥护的 。所以,在抗金军事中,一度能形成极大的“合力”,这就是真正打败敌人的力量 。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为谁而战” 。
当然,经济绝对制约着战斗力 。
满清南下,并非经济驱使,而是南明政权自己的妥协让对方看到了希望 。当时,李自成退回陕西一带,而南明弘光政权不联合地方势力乘势收复失地,反倒和满清联手要杀尽李自成的余部 。
他们虽然先将自己当成了历史上的“南宋”,但他们有真正比较过吗?
那时的南宋,是真正的北宋续写,而今天的南明,却是一个新的政权 。在缺乏拥护者的条件下,就该证明自己有实力捍卫新建立的政权,可是,却无人做到,只是期待满清能给自己一个空间 。
可见,这样的想法,完全就是痴人做梦 。
试想一下,一个没有拥护者的王朝,怎么可以取得大规模的胜利呢?再加上,满清攻城后,采用的征服手段都相当野蛮,南方的屠城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压抑了大家的反抗 。
【南明|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任何国家若失去了它,都再无翻盘可能】
南明|南明为何不到20年就亡国?任何国家若失去了它,都再无翻盘可能
文章图片

但根本原因,还是民心的缺失 。
可以说,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等到国家需要用人时,却突然发现,举国上下早已经散了,根本无人可用 。崇祯为何殉国,因为,他绝望了 。一国之君都绝望了,那百姓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最终,南明还是彻底走向了灭亡 。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都散了,一个王朝怎么继续存留 。一国的统治者都没有担当了,这个王朝怎么能不覆灭?但其实,历代王朝的更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因此,世人都应该以史为鉴,知兴替、明得失,建设最强盛的国家 。
参考资料:
【《明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庄烈帝一》、《南明史·弘光政权的瓦解》、《明季北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