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李克用、朱温双雄会:上源驿之变背后的阴影,谁是真正的主谋?

唐末五代初期的历史可以说是李克用和朱温两个人的表演舞台,二人自长安相识,恩怨纠葛二十多年,双双成为大唐帝国的终结者 。
二人反目为仇是发生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五月的汴州(现河南开封)上源驿之变,前一天李克用还在支援朱温与黄巢作战,第二天朱温就给李克用摆下了鸿门宴,险些杀光了李克用及其随行将领,李克用侥幸逃脱,从此双方成为不死不休的一世仇人 。
李克用|李克用、朱温双雄会:上源驿之变背后的阴影,谁是真正的主谋?
文章图片

(古城开封夜景)
【李克用吃了个哑巴亏】
李克用回到军营之前,已经有少数士兵逃了回来,并向李克用的妻子刘氏禀告 。刘氏是个很有智慧的女子,对李克用帮助很大 。这次突发事件,刘氏知道首先要保持稳定,就杀了这几个士兵避免消息外泄影响军心,又秘密召集将领约束士兵,如果李克用发生不测,至少要把这五万士兵带回去 。
李克用回到军营已经是天亮,立刻要率领队伍攻击汴州报仇,刘氏劝说,现在是人家打我们,我们占理儿,应当找警察主持公道 。如果我们还手就变成了互殴了,这样就没有道理可讲了 。从史书上记载的这个细节来看,唐代社会与现代法治社会的思维方式一模一样 。
李克用听从了刘氏的劝告,带兵退走,但派人给朱温送信责骂,朱温回信说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是“朝廷自遣使者与杨彦洪为谋”,杨彦洪也死掉了,你别怪我 。
李克用回山西之后,屡次上奏朝廷要处置朱温,但唐僖宗对此事和了稀泥,加上破黄巢的功劳,给李克用加封为陇西郡王了事 。
朱温未受任何处罚,至少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即使有也不过是罚俸之类不疼不痒的处罚 。
李克用|李克用、朱温双雄会:上源驿之变背后的阴影,谁是真正的主谋?
文章图片

【朱温杀李克用没有好处】
按朱温的说法,这是朝廷的主意,朱温只是一个执行者 。《资治通鉴》、《旧五代史》都有这方面文字记载 。《新五代史》中说皇帝是无辜的,“天子知曲在汴而和解之” 。几种说法自说自话,关键人物杨彦洪还死无对证,事实真相扑朔迷离 。
实际上对李克用下手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朱温自己的意思,二是朱温被人胁迫或者诱惑 。
如果是朱温自己的意思,那么朱温就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
首先,李克用即使死在汴州,李克用带来的五万军队朱温也吞不下去,更别说远在山西的地盘了 。朱温也没有对李克用城外营地下手的准备,否则城外必定有朱温的军队,李克用逃回营地会更加困难;
其次,即使朱温能够得到一些好处,除了要面对沙陀人的报复之外,还有其他的后续麻烦 。李克用虽然是沙陀人,但并非孤家寡人,朝中、各地都有李克用的支持者或者盟友 。而朱温只是一个新降的反贼,在唐王朝官场中的地位还不如李克用,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支持,朱温必定会被朝廷追究责任 。毕竟这个事情太大了,连朝廷委派的宦官监军都一并杀掉,相当于是杀官造反,又破坏了各封疆大吏之间关系的潜规则,上上下下都不会让朱温好过 。
所以,我认为朱温不过是上源驿事件的执行者,真正的主谋另有其人 。
实际上包括李克用也知道朱温只是被人指使,在十余年后唐昭宗天复年间,朱温大举围攻晋阳时,李克用写信向朱温求和,信中回忆了二人过去十几年的交往,在说到二人交恶时,用一句“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来描述,意思是说奸邪之人蛊惑 。当时李克用虽然是求和,但书信写的不卑不亢,有些文字更是很有力量,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些陈年旧事上有所隐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