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皆称秦因法暴亡,可知法为何物?尽皆反对的统治思想却力行追随!

每当刚接触一点儿历史的时候,人们总会将秦国的灭亡归结为法家的滥政!将150年后的帝国灭亡,归结为一个150年前使秦国富强的人 。谁都喜欢从理论关联和意志上去打倒一个变法者,但是却从没有任何一个人去讲一讲人类社会的逻辑 。
法家|皆称秦因法暴亡,可知法为何物?尽皆反对的统治思想却力行追随!
文章图片

到底是否又能讲一些逻辑,这些记载到底是一个夸大的形容还是实际的案例 。中国史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模糊记载,经常通过间接形容以渲染基本的历史 。比如说血流漂杵,我们可以知道,这场战争用这种形容词是因为死的人多 。但也就是一个形容词而已,究竟死的人有多少?对于部落时代,可能死100个人堆在一起就可以叫血流漂杵 。在战国时代恐怕得上万人才能配得上血流漂杵这一个形容词 。
但可惜的是,我们的史书当中但凡提到这一场战争,是血流漂杵的战争的时候 。没有任何一个人去记载和统计这场战争究竟死了多少人,不论是后世的专家,学者,还是战争爆发之时,或者同时代的一些史事记载者都是个形容而已,没有现代史学观念的精确性 。不只是人数,就是包括其他以各种数量单位为统计的物品也都是个形容,没有具体所指,更没有数量统计 。
难道从商鞅变法开始以后的150年里,秦国的富强都是通过压榨民众而实现的吗?
到底是现代人的思维太幼稚,还是当时民众太过懦弱,甘愿把自己当为牲畜供人驱使 。恐怕这种想法的人根本不知道先秦的民族特性,与之后的民族特性根本是两个概念 。相比之下,最不好糊弄的就是先秦时代的民众,战国时代的民众比当下的民众更有血性,更具独立思考能力 。
法家|皆称秦因法暴亡,可知法为何物?尽皆反对的统治思想却力行追随!
文章图片

很多时候不要把古代先民看的很幼稚,很白痴 。他们对于一个为政者的评判比我们更理智,更务实 。谁能够给我分得土地,谁能够让我这一辈子翻身,我自然就会追随哪一个学派,哪一个政权,远比现在我们所认为的选择性更大 。
在长期非唯物主义历史观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外儒内法的逻辑 。意思是在汉朝以后,统治者将法家隐秘起来,但是依然据为己用,而将儒学推广至公开的台面,以儒家学说驾驭法治 。从而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全套的封建统治思想,且延续两千多年,我们真正的民族特性消耗殆尽 。
法家|皆称秦因法暴亡,可知法为何物?尽皆反对的统治思想却力行追随!
文章图片

大家是否有想过?外儒内法以及等会儿我要说的外法内儒,实际上都只是一种统治理念 。过度夸大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其实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 。因为你不愿意去研究,不愿意去真正的了解,所以把很多不无相关的理由,原因,结果强行扭结在了一起,仿佛对于所有国民而言,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就是如此简单 。
说到根本处,其实根本没有外儒内法的具体明示 。
儒家和法家其实在战国末期,秦国统治以后就已经开始相互接触并且重新融合 。几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都认为秦国奉行法家法治150余年,并行不悖 。但是我们可要看到司马迁所记载的 。当秦始皇死后,赵高游说胡亥,这个未来的皇帝篡位之时,两者之间的对话 。胡亥作为秦始皇最喜爱的小儿子,他的语言表达逻辑和理念都是经典的儒家理念,都是奉行长幼有序,尊卑有礼基本逻辑 。
法家|皆称秦因法暴亡,可知法为何物?尽皆反对的统治思想却力行追随!
文章图片

如果秦始皇没有正确的看待儒家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地位的情况之下,如果秦始皇就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对于儒家嗤之以鼻的情况之下,那么张口闭口就是儒家经典理念的小儿子胡亥又如何能够成为他最喜欢的小孩子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