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寻找外祖父的南京记忆!侵华日军后代新书寄语和平
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张然 卢河燕)2020年9月9日,是南京受降仪式75周年纪念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新书《南京安魂曲 寻找我失去的时间》 。作者田中保成是日本人,曾在2019年来南京,寻找他的外祖父在南京战俘收容所生活的足迹 。作为一名侵华日军的后代,他对于和平有什么样的理解?9月9日,现代快报采访人员采访了田中保成 。
文章图片
△《南京安魂曲 寻找我失去的时间》
回国后,田中保成将这段经历写成了《南京安魂曲 寻找我失去的时间》 。这本日文新书刚刚在日本发布,他就给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寄来了一本,以感谢去年的接待与讲解 。在书中,他描述南京的街巷是“非常深邃的街道”,因为“这些南京的街道承载着中国非常重要的历史 。”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在书中写道,“这座纪念馆并不是中国人对日本人憎恶的象征,而是寄托对大屠杀中牺牲者们的哀思,安抚牺牲者们的冤魂,并且起誓不再让屠杀行为再度重演的地方 。”
“不愿当兵!”他的外祖父曾在随笔中写道
时光流逝,记忆封存 。由战争亲历者口述历史已经变得越加困难,他们在战争时期写下的回忆录便显得尤为珍贵 。“我是昭和19年(1944年)8月19日收到应召,来到大阪的部队接受新兵教育,随后就被派遣到中国,在上海参加了最后一战 。”在这本书里,引用了部分和田信藏在侵华战争中写下的从军随笔 。
文章图片
△书中日本战俘老照片
随笔中,有一般战史资料中无法得知的内容,特别是对于普通士兵生活的描写特别生动 。据和田信藏回忆,进入大阪的部队后,他受到了初步的军队教育,因为军队特有的残酷和猛烈,身体落下了一些病,因此经常接受军医检查,之所以能活下来,多亏了军医 。“那个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每天经受着猛烈的训练,有的时候眼泪一直在掉 。”
战败后,和田信藏记录下了他的困惑和反思,“日本究竟为什么成了现在的状态?今后日本将变成什么样?我们今后该如何做才好呢?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这种军队生活的体验,在我的人生路上,一定会是减分点吧 。”
“我的外祖父在随笔里写道,当时的日本已经没有国力了,老百姓很穷,其实不少日本人都不愿意当兵 。” 田中保成告诉现代快报采访人员,他的外祖父毕业于关西大学,战败归国后经营着幼儿园,1969年,还被授予“国家贡献教育者”的勋章,1983年6月29日去世,享年75岁 。作为一名侵华日军的后代,田中保成对于战争有更深刻的理解,“没有和平,就没有家人的幸福 。”
【南京|寻找外祖父的南京记忆!侵华日军后代新书寄语和平】(受访者供图)
推荐阅读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选题|倒霉!南京一女大学生论文选题以薇娅为例,现在看心血全白费了
-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约谈省内部分重点网约车平台企业
- 腾讯投资求变:减持成熟期的京东,寻找成长中的“硬科技”|焦点分析 | 京东股份
- 广告|存量竞争背景下移动应用如何寻找出路?
- mcn|B站寻找第二条命
- up主|B站寻找第二条命
- 蒋凡|阿里“变阵”背后:国内增长见顶,蒋凡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联动|趋势丨寻找新增量,不断加速的IPTV内容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