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东汉末年 , 当时的颍川士族集团赫赫有名 , 从颍川诞生了许多的名士都成为了曹操手下著名谋士 。如荀彧、荀攸、郭嘉等等 。而这中间有四人在当时被称为颍川“四大名士” 。而这四人在曹魏建立后 , 都成为了曹魏政权朝廷上的重臣 。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人 。
颍川|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
文章图片

【颍川|三国时期颍川“四大名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成为了曹魏重臣】四、辛毗(pí)(?~235年) , 字佐治 , 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 。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
初平年间 , 袁绍起兵反董卓 , 辛毗与哥哥辛评 , 一起投靠袁绍 。建安七年(202年) , 袁绍死后 , 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 。辛毗跟随哥哥辛评 , 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建安八年(203年) , 袁谭被袁尚打败 , 困守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南) , 走投无路之际 , 采纳谋士的建议 , 派辛毗为使者 , 向世仇曹操请降 。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 , 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 。辛毗归曹后 , 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 , 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 。曹操虽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 但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 。
建安九年(204年) , 曹军攻打袁氏在河北的老巢邺城 。攻邺城时辛毗带兵冲锋陷阵 , 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 , 望见曹军攻入 , 忿恨辛评、郭图坏败冀州 , 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 , 杀了辛评的一家 。审配的侄子审荣 , 与辛毗交情深厚 , 对叔父的行为十分不满 , 于是飞箭传书 , 与辛毗沟通消息 。辛毗接信后报告曹操 , 曹操十分高兴 , 内外夹击 , 曹军很快就攻下邺城 , 生擒审配 。辛毗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 , 随后 , 审配宁死不降被曹操处死 。建安十年(205年) , 曹操消灭了袁谭 , 袁尚、袁熙率残部逃往乌桓 , 河北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他器重辛毗的才干 , 拜辛毗为议郎 , 兼任侍中 。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 曹操自进爵为魏王 。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 。当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 , 曹操一度犹豫不决 。辛毗坚持以国立嫡长的礼法 , 坚决支持册立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曹操病故 , 太子曹丕继位为魏王 。魏王侍中、汉丞相长史辛毗联络群臣上书曹丕 , 劝他代汉称帝 。曹丕早有此意 , 不久就威逼汉献帝退位 。曹丕建立曹魏 , 辛毗也因此被赐爵关内侯 , 任侍中之职 。
黄初元年(220年) , 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 。当时连年干旱 , 蝗灾肆虐 , 中原大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 。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 , 魏文帝刚愎自用 , 一意孤行 。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 , 再次劝谏 , 想让魏文帝收回成命 。魏文帝无言以对 , 站起来要回后宫 , 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 , 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 , 悻悻回宫 。最后魏文帝下令 , 迁五万户 , 这不能不说是辛毗力争的结果 。到了隋唐 , “辛毗引裾”的这一典故被称赞 。魏文帝喜欢围猎 , 有一次随从时 , 魏文帝说:“打猎真高兴啊!”辛毗说:“对于陛下您来说很高兴 , 对于臣等是跟着受苦 。”之后 , 魏文帝便很少射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