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中国人一直说“十恶不赦”,这“十恶”难道真有如此恶劣?

学者认为,古代的死刑从黄帝时期开始就有了 。当时,黄帝大败蚩尤后,将他的头颅带回部落示众,就被认为是一种斩刑 。之后,经过各朝代的发展,死刑种类有繁有简,方式有残酷有适中 。不过,被判为死罪的大抵都是围绕“十恶”而量此刑 。
十恶|中国人一直说“十恶不赦”,这“十恶”难道真有如此恶劣?
文章图片

而临刑前和亲人告别,也是从安抚人心的角度出发,让死刑犯彻底接受自己的这一结果,也让其亲属打消再次诉讼的念头 。其实,这也体现了古代司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天理要遵循,人情也要顺从 。正是这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死刑犯可以“将功补过” 。
比如:在国家战争期间,青壮年的死刑犯,大都会被免除死刑,让他们上战场立功,这些人往往表现得很是骁勇 。虽然,明文规定有这些“优待”,但古时的狱吏往往“枉顾”,如遇到整体环境腐败,那么,这些犯人是很难得到真正“关怀”的,一切都是看狱吏的心情 。
【十恶|中国人一直说“十恶不赦”,这“十恶”难道真有如此恶劣?】除了律典规定的这十种重罪必定死罪外,若是对国家、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破坏作用的,也一样会被处以极刑 。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身为主考官的一品大员柏葰被“斩立决” 。虽然,清朝的科场舞弊风气很是败坏,不过,经过此案,此后30年大家都很规矩 。
只是,清朝的气数也差不多尽了 。
十恶|中国人一直说“十恶不赦”,这“十恶”难道真有如此恶劣?
文章图片

其实,古时用重刑,出发点都是为了权力的巩固,甚至,有时会带上“报复心理” 。看看花样百出的种类,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后心生畏惧,不敢再有其它的非分念想 。所以,也就有了“示众”这个环节 。只是,古时那样的环境,更多的民众只是将这种场面当热闹来看 。
虽然,古代西方的死刑同样种类繁复,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 。即使还保留,更多只是震慑作用,不会轻易使用 。以我国的邻国泰国来说,平均每年死刑的人数仅为3.9人 。
十恶|中国人一直说“十恶不赦”,这“十恶”难道真有如此恶劣?
文章图片

现在的司法已和古代有着性质的不同,虽然一样秉承惩恶扬善,但不会再围绕某个特权阶层服务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进步,我国的法律中已经没有了十恶的规定,但十恶中的不少行为在当今仍然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
参考资料:
【《隋书·刑法志》、《唐律疏议·名例一·十恶》、《清史稿·柏葰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