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秦淮八艳中的唯一侠女,虽名气最低,但一生却最为传奇( 七 )


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
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
秦淮八艳|秦淮八艳中的唯一侠女,虽名气最低,但一生却最为传奇
文章图片

在后来的数百年里,后世的多情浪子们,多为寇白门的人生境遇喟叹唏嘘,为她创作感人至深的纪念之作 。倘若寇白门在九泉之下能读到这些文字,或许会感到宽慰 。
当然,寇白门要是仅仅如此而已,断不会令我们至今念念不忘了 。实际上,倘若寇白门的作为仅止于此,她是否有可能得到当时众多前明遗老遗少们的一致推崇,被交口称誉为“女侠”,也是一件十分值得怀疑的事情 。
所以,对于寇白门,应该了解更深一些 。
其实,寇白门南归后的年纪并不大,也就三十来岁左右,并且,与她交往的,更不仅仅是“诸少年”而已 。如:当时有名的明朝遗老方文在《涂山集》中就有诗《偕张苍水李屺瞻饮寇白门斋头有赠》云:
旧人犹有白门在,灯下相逢欲断肠 。
一到南中便问君,知君避俗远尘氛 。
此番不见幽人去,惭愧秋江与暮云 。
张生图晤甚艰难,此夕相期分外欢 。
只当论诗良友宅,不应概作女郎看 。
由此看来,这一时期的寇白门虽与诸生为伍,所作所为却不尽是“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之事,否则的话,便无所谓“知君避俗远尘氛”“不应概作女郎看”了 。
我们再来看下寇白门死后,吴梅村为其写的诗《赠寇白门》:
朱公转徙致千金,一舸西施计自深 。
今日祗因勾践死,难将红粉结同心 。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这首诗中,吴梅村将其比做西施 。
西施都知道,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 。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 。三年后,二人学成,被范蠡献于吴王 。
看到这两个美女,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于椒花之房,以至于,吴王整日沉溺酒色,荒了国政 。这期间,他更是宠爱西施尤甚 。最终,勾践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刎而终 。
并且,在寇白门死后,又有一位文人闵华在《寇白门画像题诗》中写到:
身世沉沦感不任,蛾眉好是赎黄金;
牧翁断句余生记,为写青楼一片心 。
百年侠骨葬空山,谁洒鹃花泪点斑?
合把芳名齐葛嫩,一为生节一为生 。
较之吴梅村,他的诗句说得似乎更加明白 。从吴梅村和闵华的诗来看,寇白门南归后的活动当不仅仅是是迎来送往倚门卖笑,她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正和西施一样,以美色为手段,以国难为所急,和柳如是同样是以其特殊地位交往各色人等,为反清事业奔走 。
所以,她才能被时人共誉为“女侠” 。
只是反清是极为机密之事,了解内幕者固然只有少数同道,即使知道了也不便、不敢明写,所以,《板桥杂记》对寇白门返回金陵后的记载才如此隐讳不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