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都是京官出任地方官,清朝官员兴高采烈,宋朝官员愁眉苦脸

1843年,曾国藩由翰林院检讨外放为四川乡试正考官,可把他高兴坏了 。在这之前,曾国藩当了好几年京官,穷得借钱过年 。现在,他光是从户部支取了一笔差旅费(程仪),就把以前借的债务全部还了 。到了四川后,还有地方官员赠送的几千两礼金在等着 。
京官|都是京官出任地方官,清朝官员兴高采烈,宋朝官员愁眉苦脸
文章图片

我们再来看清朝 。
【京官|都是京官出任地方官,清朝官员兴高采烈,宋朝官员愁眉苦脸】清朝入关之初,地方官员的权力也不大 。后来,地方官员的权力日渐增加 。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以陶澍、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汉人地方官员的崛起,地方官员的实权超过了京官 。总督、巡抚不光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还有可能影响到朝廷制定政策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在遇到重大事项时,总是会咨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意见 。
当权力已经倾斜到地方时,京官外放为地方官,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
京官|都是京官出任地方官,清朝官员兴高采烈,宋朝官员愁眉苦脸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地方官收入远超京官 。
清朝最初学习明朝的制度,实行“低俸制”,京官和地方官的收入都差不多,大家都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雍正期间,朝廷出台了“养廉银”制度,地方官员多了一笔养廉银,收入猛增,远远超过了京官 。更何况,在地方上做官,还有很多灰色收入,也是京官们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
在这种情况下,京官巴不得外放到地方,哪怕是降一级也无所谓 。毕竟收入才是硬道理 。
京官|都是京官出任地方官,清朝官员兴高采烈,宋朝官员愁眉苦脸
文章图片

明朝、清朝以来,京城不再是最繁华、最发达的地方 。江南一带才是中国最繁华、最发达的地方 。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各方面的差距缩小了很多,在京城做官和在广东做官,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因此,为什么要呆在京城当一名穷京官,去地方上赚银子不香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