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外国人都说中国不懂贸易,结果中国贸易数据啪啪打脸
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 一个大型使团乘坐五艘船只驶离英国普利茅斯港 , 目的地:中国 。
文章图片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希望英国的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可以获得“陛下”(中国皇帝)的宽大接待 , 他来到中国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来到中国的目的只是为了中国和英国的相互贸易 , 这于双方而言都是可以从中获利的 。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对相互贸易的理解是:“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 。”她还对此话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我们天生都是相互需要的人 , 所以要相互帮助 。”
伊丽莎白一世的这份信件粗粗看时 , 觉得用语似乎有点恭谦 , 但是 , 再细细读时 , 这只不过是用外交辞令遮住了她的很多要求 , 如:“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它特权 。”
英国看着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早成了海上霸主 , 心里很着急 , 一直想着和传说中的“帝国”中国交往 , 然而 , 历史似乎就爱“重复” , 这次轮到葡萄牙阻止中英互动 。明末时 , 英国为了和中国做“贸易” , 还炮轰虎门 , 葡萄牙人做了和事佬 。
文章图片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外国人都说中国不懂贸易,结果中国贸易数据啪啪打脸】直到1793年 , 英国使团才被中国皇帝乾隆接见 , 不过 , 这一过程并不美妙 , 回去后使团人员写了《纪实》 。1908年部分发表的内容中如此形容中国: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的帝国......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
亲眼实证的文字 , 自然要比马可波罗游记更具说服力 。只是历史很是不巧 , 推翻了这篇纪实的诸多文字 , 如它说“进步在中国无法实现”等 , 那么 , 中国探月六战六捷又如何解读呢?
那封迟到390年的信 , 倒是恰恰证实了中国在世界贸易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 , 中国在中途受了不小的挫折 , 但是 , 中国有句古话就说过:“越挫才会越勇 。”
参考资料:
【《马嘎尔尼访华》、《英国使团访华纪实》】
推荐阅读
- 不法分子|疫情当前,防范电诈要牢记!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向海龙|百度前搜索总裁加入传音,担任移动互联总裁
- 拼多多|稳健前行开新局丨中国电商版图即将重新改写!吉林,“新电商”脱颖而出!
- Thunes|前SWIFT中国区负责人新任跨境支付公司Thunes资深副总裁
- 向海龙加入“非洲第一”传音,并不能让它挣钱更容易|最前线 | 功能机
- 检验车|百洋医药董秘回复:公司有一辆新冠病毒核酸检验车目前未代理相关产品
- 花瓣|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在国内正式上线,此前已在海外市场发布
- l"乘风破浪,逐梦前行"2022年东盟电商商会ASEANCEC开年晚会在深圳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