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

商鞅是秦孝公时期变法的主导人,担任左庶长,爵位大良造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上台 。秦国的老贵族们合伙把商鞅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只能选择叛国,继而被车裂 。
李斯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关键人物,早年担任廷尉,后期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 。秦始皇暴毙后,这哥们跟赵高合作,把秦二世胡亥弄上台,结果导致自己被腰斩 。
赵高本是服侍秦始皇的一个寺人,因为服侍人的功夫比较好,深受秦始皇的器重,这是最早的宦官弄权 。秦二世上台后,政务都交给了赵高,赵高也就成了丞相 。结果赵高反戈一击把秦二世弄死了,等到秦王子婴上台后,将赵高斩杀 。
我们会发现,这三个人,都曾经是大秦丞相级别的人物,最后却又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那么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李斯|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
文章图片

吸取教训:
李斯这一辈子,最错的一步棋,那就是跟赵高合作 。赵高是什么货色?一个宦官 。你跟 他合作图什么呢?
李斯的私心在当时彻底暴露了出来,他就是想要架空胡亥,成为大秦说一不二的那个人 。结果没想到秦二世胡亥还蛮有个性,而且赵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最终落得那么个下场 。
所以李斯要想避祸,必须要放下自己的私心 。懂得满足难道就这么难吗?自己已经是位极人臣的丞相了,还能走到哪儿去呢?
因此李斯唯一的出路,那就是谨遵始皇帝遗诏,该谁来做皇帝,谁就来做,他不能过多干涉 。这么一来赵高也成不了事,说不定秦朝会有另外一番面貌 。
李斯|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
文章图片

三、赵高,干嘛非要扶植子婴呢?
赵高本来老实巴交地服侍秦始皇,秦始皇是个疑心病比较重的人,所以更愿意亲近赵高这种不拖家带口的宦官 。
在秦始皇包括后世若干帝王们看来,宦官是最值得信任的,因为他们不需要为家族而努力,所以只能效忠自己 。
可惜赵高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你秦始皇不是千古第一皇帝吗?那我赵高就想做千古第一宦官皇帝,咋地,大家都是千古第一,我还比你多一个头衔,服气不?
结果赵高就把秦二世给宰了,打算自己登基 。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百官们并不支持自己登基,于是他才会勉为其难地把子婴扶上皇位,而自己则继续担任丞相 。最终被子婴杀害也就无法避免了 。
李斯|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
文章图片

吸取教训:
赵高犯的错就有点多了 。
首先他不该杀秦二世,这货本来就是个傀儡,杀了他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吗?在确认自己有实力做皇帝的基础上,你可以杀,但是你确认了吗?你有实力吗?很显然并没有 。
其次赵高应该要先保证有一大帮支持自己的人,才能下手 。赵高做了秦朝丞相也有好些年的时间了,为啥不培养一大帮亲信到朝堂中呢?到时候一呼百应,登基称帝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嘛!
再者赵高不该扶植子婴登基,要找也要找个三岁的孩童 。你找了一个可以拿剑杀你的成年人,你小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呢?
【李斯|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参考资料:《史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