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里疾|立嬴驷为国君,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考虑的?
公元前338年,重病卧床的秦孝公拉着儿子嬴驷和多年好搭档商君的手,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要继承祖宗的遗愿,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然后又用充满真诚的双眼看着商君,假若这个儿子不成器,商君可以自立为国君,吓的商鞅赶快跪倒在地上 。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战国策》)
秦孝公弥留之际,将国君宝座传给了嬴驷 。
樗里疾英勇善战,足智多谋
【樗里疾|立嬴驷为国君,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考虑的?】除了嬴驷外,秦孝公还有一个很出色的儿子,樗里疾 。当时的秦国有句谚语“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任鄙是秦国非常有名的大力士,能和任鄙的力气相比,可见樗里疾的智谋也非同一般,是个罕见的人才 。《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中是这样说的:
文章图片
二人关系非常好
靠耍嘴皮子的纵横家朝秦暮楚,一般很难得到国君的真正信任 。而嬴驷与张仪的合作,不亚于秦孝公与商鞅的合作,张仪不断地出仕魏国,嬴驷丝毫没有起疑心,这需要极大地魄力 。
2、采用司马错的建议,灭巴蜀
嬴驷信任张仪,不代表就任由他牵着鼻子走,嬴驷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 。
公元前316年,蜀国、巴国打成了一团乱麻,纷纷向秦国求援 。秦国朝堂对这件事的态度,分成两派:张仪认为东出函谷、问鼎中原才是正途;司马错却不这么认为,认为当是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霸中原,灭掉巴蜀,增强实力才是长远之计 。
文章图片
影视中的司马错
当时的情况是,多数部下赞同张仪的说法,而司马错只是刚出山的毛头小子 。是听从功绩卓著的老臣的话,还是一个小年轻的主张?嬴驷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派司马错灭巴蜀 。这个不起眼的决策也许是秦国几百年最正确的几个决策之一,为什么?灭掉巴蜀后,秦国的领土面积大了一倍以上,粮食、人口数量更是多了很多,正是有了充足的后勤供应,秦昭襄王年间才敢连年大战,重挫六国 。
不盲目听从名望高的臣子意见,而是能够冷静分析客观实情,是一名合格国君必备的素质 。
结论
秦孝公选择嬴驷继承国君,主要还是看中了嬴驷身上的几个亮点:
1、嬴驷的嫡长子身份;
2、嬴驷身上有国君的霸气;
3、嬴驷知人善任、善于用人 。
之后的事实证明,秦孝公的这一决策非常合理,嬴驷主政,樗里疾辅佐,秦国蒸蒸日上 。
推荐阅读
- 疫情|深圳疫情源头公布,疾控提醒网购注意事项
- 准确率|二级电商市场大爆发,AI鉴定能治理假货横行这一顽疾吗?
- 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关于“网购”的健康提示
- 低俗|虎牙回应“精神残疾女孩被利用做低俗直播”:涉事主播此前已被永久封禁
- 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提示您|防疫指引| 新冠病毒
- 红色高跟鞋|小红书的算法之疾
- 变异株|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发提示
- 微信公众号|中使馆向缅甸残疾人赠送大米?官方:恶意社交媒体盗用篡改我馆账号发布假消息
- 小红书|小红书完成5亿美元融资背后仍存退款问题网络欺诈等顽疾
- 残疾人|马云的“野心”有多大?湖畔大学背后资本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