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六国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投奔秦国?看看《商君书-徕民篇》就知道了
关于六国百姓是否向往秦国,其实电视剧《大秦赋》和很多学术研究,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作为当事人的秦国大臣,在讨论秦国的移民政策时,他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文章图片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
可见此时还是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官吏奉行的,依旧是国民对立的统治原则,这套原则的可怕之处,不仅吓走了韩魏的普通百姓,还让这位有远见卓识的秦国大臣担忧:没有六国新进入的廉价劳动力,那么秦国军队的兵源还有粮草来源将十分成问题了:因为秦国越打,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三晋的人越发畏惧暴秦,越来越不敢入秦,这将让秦国地多人少的差距日益拉大:
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 。
文章图片
而持续的暴力攻击取得的效果,就是秦国持续作战,但是没有足够的秦人种地,导致国库亏损,没有办法将新征服土地的资源转化为国家财富;但是一旦秦军解甲归田,那么韩赵魏就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就是秦国急速扩张,地广人稀带来的矛盾:
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 。
文章图片
正是因为发现六国百姓因为秦军的威势,还有当秦人的痛苦(秦士戚而民苦也)而不愿意入秦,导致秦地人力资源不足,所以这位秦国大臣才建议让秦人全部去作战从军,让三晋农民进入秦国故土耕种,这样就可以让战争机器持续运作 。
这封秦廷内部的讨论,已经清晰解释了一点,那就是秦国大臣自己都承认,当秦人苦啊,当秦人意味着忍辱负重,韩赵魏百姓虽然连年遭受战乱,但还是愿意留在故国,这是因为秦制过于恐怖 。
文章图片
【秦国|六国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投奔秦国?看看《商君书-徕民篇》就知道了】所以上党17城军民在被秦人包围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归顺秦国,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当秦人的下场:也许三代之内可以获得免税的待遇,但是之后就和其他秦人一样,陷入新的苦难轮回 。
推荐阅读
- 淘宝|京东物流那么快,为啥老百姓更爱去淘宝买?其实与商品无关
- 老百姓|干掉实体店的是实体店自己贪婪,不是电商,更不能让老百姓买单
- 老百姓|实体店生意“被抢”,电商也已饱和?一则规定或让实体店“翻盘”
- 菜贩|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垄断巨头,不许砸烂老百姓的菜摊子
- 门店|「百姓谈变化」实体店推行门店到家服务 市民购物更方便
- 司马南|精选一千条网友神评,看司马南和联想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 花溪|贵阳花溪:“信用管理平台”成为百姓“幸福攻略”
- 骚扰|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百姓关注)
- 物流|京东物流那么快,为啥老百姓更爱去淘宝买?其实与商品无关
- eb有人说网购平台的出现,减少了工作机会,老百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