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代简王朱桂:大同百姓的梦魇,令明初四代皇帝头痛不已的刺头

大同是明代九边重镇,由于时时面对来自蒙古方面的威胁,不但城防完整,城内除了百姓之外,还有大量的驻军 。可是在明朝宣德、正统年间,大同的大街小巷之上,经常会出现三个身穿短衣小帽,手执棍棒,袖藏斧锤的鬼祟身影 。这三人一老二少,遇见落单的军民,便手持凶器上前追打 。如此恶劣的行为,整个大同城内上至总兵官,下至普通百姓,却既无人敢管,也无人敢于反抗 。究其原因,实在是三人之中领头的那个老头,不要说大同城内,就在大明朝堂之上也没几个人惹得起 。
三人每当行凶完毕,就会大摇大摆地回到市中心的和阳街,走进隐藏在那座气派无比的九龙壁之后的王城之中 。那座九龙壁,是当时京师以外绝无仅有的一座,高8米、厚2米、长45米 。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 。
这个老头,就是这座王城的主人,本文的主角大明代简王朱桂 。这位代王仗着自己和明成祖朱棣的关系肆意妄为,从朱棣开始的四代皇帝都对他头疼无比 。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位代王的生平故事 。
朱桂|代简王朱桂:大同百姓的梦魇,令明初四代皇帝头痛不已的刺头
文章图片

朱桂的大姨子:徐皇后画像
永乐七年的时候,朱逊煓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潜逃进京,找四伯朱棣哭诉 。朱棣在震惊之余,对代王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
丙申,敕代王桂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 。尔不能以礼正家,惑于妇言,陷世子于恶 。且世子未有极恶大过,尔必欲杀之?屏居于外,使惶惶无依,为人父者,此独何心?古语,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兹遣人送世子回,用全尔父子之恩 。尔其改过自新,谨守礼法,不可复蹈前失 。—《明太宗实录卷九十六》
永乐十六年世子去世,朱桂对自己长孙朱仕壥也毫无怜悯之心 。宣德元年,代府左长史戴礼向朝廷上报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消息 。朱仕壥在其父死后,一直和祖母徐王妃生活在一起,代王对其祖孙不闻不问,王妃和世孙靠着内使种地才勉强过活 。
甲辰,代府左长史戴礼奏:…其一昔王世子失爱于王,令与其母异居 。今世子已薨,世子之子是曰世孙 。仍与祖母同处,给役无人,岁禄不及,止凭内使耕种以养 。…今世孙年已十四,尚未知书,王亦不复矜念 。伏望与加元服,俾之出阁,伴读教授得侍讲论以成德性,以正国本…—《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一》
宣德二年四月,已经重病缠身的徐王妃在临终之前最后一次上奏朝廷,为两个孙子讨要名分 。宣宗为之恻然,命册朱仕壥为代世孙,其弟朱仕墰为镇国将军 。5月17日,代王妃徐氏去世 。
小妾得势,无法无天
徐王妃去世了,可她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由于姓氏相同,后世的史学家把代王的小妾徐氏所作的恶事,不加分辨地一股脑扣在徐王妃的头上,实在是令人唏嘘 。比如''我大清''修纂的《明史》,就言之凿凿地写了如下这段内容:
王妃中山王徐达女,仁孝文皇后妹也,骄妒,尝漆桂二侍女为癞 。事闻,帝以中山王故,不罪 。—《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真是冤乎哉也!根据《英宗实录》,这件事情发生在正统六年,此时距离徐王妃去世已经足足过去了十四年!真正做出如此恶劣之事,是在代王府内呼风唤雨的另一位徐氏,她只是代王的妾室,并不是王妃 。
这位徐小妾,属实是位极其彪悍的人物,称得上是代王的绝配 。早在代王刚复封之时,徐氏就让代王上奏朝廷,封她哥哥徐忠做指挥使 。朱棣气个半死,明明白白告诉弟弟徐忠这厮''党附群奸'',不治罪就不错了,还封正三品的高官?但是最终徐忠还是封了个正六品百户,看来人不要脸果然可以天下无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