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西伯利亚为何没有被近水楼台的大清收入囊中?( 二 )


西伯利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西伯利亚为何没有被近水楼台的大清收入囊中?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当俄国几乎把整个西伯利亚占据的时候,中国正在内斗 。明王朝同南方的起义军和北方的满清激战正酣,蒙古又四分五裂,所有人对西伯利亚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 。俄国能占领西伯利亚,打的就是时间差 。并且尤为重要的是,俄国在西伯利亚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体系 。哥萨克们大踏步地往前走,占领了一条又一条的河流,在河口险要的地方构筑堡垒,然后沙皇政府的殖民机构和征税官员迅速跟进,进行巩固 。事实证明,这种以点带面的举措非常有效 。等到大清入关,统一全国,回过头看时,俄国已经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了 。
西伯利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西伯利亚为何没有被近水楼台的大清收入囊中?
文章图片

02地利
从地图上看,中国本来离西伯利亚更近,以贝加尔湖为例,距离中国核心区不过1500千米,但距离莫斯科却超过4000千米 。但俄国人另辟蹊径,充分利用西伯利亚河流纵横水运便利的条件 。西伯利亚自西向东分布着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这三条河流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水流平稳、便于航运 。哥萨克们都是出色的水手,造船和航行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 。他们在重要的河口位置建立要塞或设防据点,然后顺着大河的支流逆行,在船只航行不便时,便弃舟登岸,通过距离很短的连水旱路,很容易就进入了另一条水系 。这种蛙跳式的探险使哥萨克在西伯利亚原野移动的速度非常惊人 。
西伯利亚在纬度上和俄罗斯本土差不多,环境和气候也差不太多,哥萨克们在那里并没有感到不太舒适 。无非就是西伯利亚更寒冷一些,但这根本难不住耐寒的哥萨克,随处可以猎捕的动物能够充饥,皮毛可以做成保暖的衣服,茂密的森林可以提供安全的庇护所,还可以生火御寒 。这样的环境对入侵者很有利,而对习惯于温暖环境的南方民族就不利了 。试想,在中国古代,人们以棉麻为衣,极少皮毛,长城以北就是苦寒地带,犯人发配到宁古塔就是非常严厉的惩罚,更遑论西伯利亚了
西伯利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西伯利亚为何没有被近水楼台的大清收入囊中?
文章图片

03人和
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拓殖依仗的是哥萨克人,他们大胆无畏,声名狼藉,是天生的冒险家 。而俄国政府却支持他们开疆拓土,因为这样有利可图 。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数不多,向东方拓殖基本上不损耗国家资源,但能收获大量的动物毛皮,这些毛皮在欧洲市场上都是畅销货,号称“软黄金”, 毛皮税收入甚至一度占俄国国库总收入的40% 。
相比之下,中原王朝每次远征都要兴师动众,后勤保障是关键,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汉武帝两伐大宛的“天马之战”,因为后勤保障的原因,第一次惨败,第二次倾全国之力惨胜;乾隆年间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之乱,导致国库亏空 。对于像西伯利亚那样连粮食都不产的地方,中原王朝根本就看不到眼里,就是给钱也不要
西伯利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西伯利亚为何没有被近水楼台的大清收入囊中?
文章图片

另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国民重土安迁的性格,不是万不得已谁跑那么远干啥 。况且,统治者也不希望老百姓不受控制地组成私人武装到达化外之地 。比如满清统治者为了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使用柳条边对东北进行封锁,严禁汉人出关 。后来由于外东北人口太少,导致丢失了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果不是后来放开封禁,连内东北也要丢了 。
就这样,作为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后花园的西伯利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拱手相让给了俄国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