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小舅子在杨振宁家吞药自尽,为何杨振宁不拉他一把?


杨振宁|小舅子在杨振宁家吞药自尽,为何杨振宁不拉他一把?
文章图片

更遑论 , 现在还必须得掏出一万美金 , 仅只作为学费才够摸上哈佛的门阶 , 在这天文数字面前 , 杜一家子心灰意冷 。时年1953年 , 台湾政局愈加动荡 , 杜致仁最终还是在家人的期盼中 , 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 , 迈进哈佛学堂 。
在其背后 , 曾有杨振宁指导杜致仁 , 或许他可以尝试以申请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缴偿学费 , 等他顺利毕业后找上工作 , 便能一一还上 。想想也是 , 毕业于哈佛的优秀学生 , 怎可能愁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杨振宁|小舅子在杨振宁家吞药自尽,为何杨振宁不拉他一把?】于是 , 杜致仁又燃起了信心 , 他那时给很多家银行致去过信件 , 最终成功以分期的形式借贷于台湾银行 。抵押上能抵押的所有 , 他深知负债求学犹如背水一战 , 他期许着四年后求学成功的未来 , 等待着曙光重照 。
三年时光流逝得很快 , 只剩下最后一年 , 他的求学之路很快便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暑假期间 , 他一如既往食宿在其姐杜致礼处 , 他受到这个家庭学术气氛的鼓动 , 对学习抱有一腔热诚 , 假期还在孜孜撰写着文稿 。
然而就在这时 , 杜致仁却接到了噩耗 , 大洋另一端的台湾银行中断了对他的信贷帮助 , 并要求将过去三年负债的七千余元尽快偿清 。
杨振宁|小舅子在杨振宁家吞药自尽,为何杨振宁不拉他一把?
文章图片

这条消息于他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 就差这临门一脚了 , 他慌慌忙忙寄函台湾 , 一边央求其母想办法帮帮忙 , 一边向台湾银行说明情况 。信中字句恳切 , 语调哀求 , 他言明自己只需三千元 , 就可领取到毕业文凭 , 只要能够顺利毕业 , 所借款项 , 逐年还清 , 不在话下 。
银行态度坚决 , 其母曹秀清别无他法 , 连夜越级给蒋介石写了份申请贷款三千元的报告 。辛苦等熬了半个多月 , 蒋介石的批令才下来 , 同意准借一千元 , 分两批支付 。这意味着曹秀清拿出了最后的法子 , 也只能给儿子暂时拿去五百元而已 , 只有所欠学费的六分之一 。
杜聿明曾经在淮海战役中被俘一事 , 令蒋介石至今耿耿于怀 , 他哪怕顾念着旧情 , 也不愿再拿出更多了 。曹秀清无奈 , 她只好赶忙将先拿到手的五百元支票寄出 。
另一边 , 原本杜致仁也想着找些活干 , 想办法筹出学费 。然而这个数额实在是差距太大 , 两个星期过去 , 哪边都没有有效进展 , 焦躁的情绪和这些年受受的冷遇、磨难 , 在短时间内吞噬了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
杨振宁|小舅子在杨振宁家吞药自尽,为何杨振宁不拉他一把?
文章图片

他回想起过去的好日子 , 苦日子 , 那些都过去了 , 但他却唯独无颜面对回应不了期待的那种未来——他倾尽了所有 , 却撑不起这个家 , 他是杜家长子啊 。
当晚 , 他同杨振宁一家用过晚饭 , 回房后紧闭上房门 , 久久不曾出来 。直到翌日 , 中午的餐桌上还见不着他人 , 杜致仁才赶往卧室 , 破门而入后 , 发现自己刚满二十二岁的弟弟永远得失去了生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