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他一生正直护公平,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不许自己的子女经商和做官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古往今来,一人当官,全家致富的例子数不胜数 。但在这世上偏偏还有另一类人,他们不仅不把当官当作为家族谋利的资本,反而用远比常人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家人,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王一平 。
王一平|他一生正直护公平,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不许自己的子女经商和做官
文章图片

不曾想,造反派无往而不利的小伎俩在这次彻底失效,王一平不仅只字未提陈丕显,还变着花样地嘲讽造反派小人得志的丑陋面孔 。这样做直接激怒了造反派头子,张春桥,使王一平本能被提早释放的时间彻底延迟 。直到1971年秋,王一平才被释放 。令人错愕的是,王一平刚恢复工作,就把补发的工资一次性全部交了党费 。
有着高尚气质的文人自然有着高雅的审美 。王一平酷爱收藏,其中尤以字画为最,但他从不利用职务之便发展自己的爱好,有时甚至能为买一幅画而甘愿变卖家产也不收受他人赠予,他还辛苦积攒当时较微薄的薪水只为买画,当他年岁渐长深感时日无多之时,王一平决定将所有藏品尽悉捐与国家 。
王一平|他一生正直护公平,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不许自己的子女经商和做官
文章图片

或许在他的心中,这些文物正是中华文脉之所在,他收藏也只是寻一时之乐,行代为保管中华文脉之事,而这些文脉终究还是要回归国家,才可称落叶归根 。
儒家讲修身齐家,在文人心中修身齐家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有着文人气质和傲骨的王一平自然也格外重视这两点 。他不仅对自己严加要求刚正不阿,而且在对待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他也始终严以律亲 。
文革后,王一平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他的二女儿本可以依照政策从部队转业回上海,但王一平坚决不同意 。以他曾长期分管上山下乡工作的经验,他发现上海老百姓几乎每家都有子女在外漂泊而不能尽欢膝下,因此为了不搞特殊,与民共甘苦,他也不允许他女儿办理部队转业手续,回到上海的家中 。
王一平|他一生正直护公平,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不许自己的子女经商和做官
文章图片

时至今日,二女儿仍旅居漂泊在外地 。为防止子女利用他的名声为自己谋福利,王一平严禁他们从官经商 。并屡番教导他们要早早学会自力更生,在别的道路上奋勇拼搏,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闯出一片新天地 。
【王一平|他一生正直护公平,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不许自己的子女经商和做官】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王一平一生都在努力践行着这首诗表达的文人志向,即使在最艰难的时节,身乏体困却不能穷困他的志气,纵使宵小鼠辈欲陷我于泥污,我自质本洁来还洁去,不与阴尘作亲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