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猛将赵云家世如何?有四处记载能够表明,他的背景并不简单

是寒门余人?还是名门后代?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
赵云 , 人称“常山赵子龙” , 随从刘备之后 , 从自己二十岁起便对蜀国诚心不贰 , 直到白发苍苍都仍在为蜀国四处征战毕生 。
赵云|猛将赵云家世如何?有四处记载能够表明,他的背景并不简单
文章图片

及时进谏 , 屋舍桑田分赐诸将
据《云别传》叙述中描述:“益州既定 , 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 , 无用家为 , 今国贼非但匈奴 , 未可求安也 。’”
在益州局势渐趋稳定之后 , 分配城内、城外土地和房屋的风声如雷贯耳 , 但赵云对这种措施持坚决的反对态度 , 他及时进谏 , 提出现在仍有国贼威胁江山社稷 , 还不是追名逐利、享受生活的时机 , 等到天下彻底太平 , 再去犒赏征战将领 , 给他们财力、田地、屋宅也不迟 。
当务之急一定给人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 , 只有让人民百姓安居乐业 , 才能征调赋税为军队夯实基础 ,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民意 , 又可以满足战场财物的需要 , 一举两得 。
在东汉时期 , 能够担负得起教育经费的 , 都是出身贵族名门的富家子弟或官家后代 。赵云能够有如此大局和韬略 , 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 没有读过古书典籍是不可能的 , 赵云这番话很有政治远见,其所用于进谏的例子来自于《史记》 , 而《史记》是国家规定的官学教育专用教材 , 寻常百姓根本无从得之 , 更别提研读学习 。
赵云|猛将赵云家世如何?有四处记载能够表明,他的背景并不简单
文章图片

拒绝范嫂 , 礼法熏陶的大局观
当年赤壁之战后 , 周瑜、刘备的军队追击曹操直到南郡 , 久攻江陵却迟迟无法攻破 , 刘备于是便命赵云为桂阳的大将进行攻取 , 将战略向南转移 , 夺取取荆州的桂阳、长沙、零陵、武陵 。
当时奉命阳太守赵范见不敌对方又不甘被迫投降 , 便想出使用美人计——将自己的寡妇嫂嫂樊氏嫁给赵云 。据史料的记载 , 樊氏的相貌出类拔萃 , 可赵云却再三推辞 , 不愿接受这门婚事 。
当时赵云刚刚来到桂阳做太守 , 根基尚浅 , 且刘备派他来桂阳的主要任务 , 就是安抚百姓、召集人马和筹措军粮 。赵云一心只为蜀汉大业 , 不可能为了一己私欲忘了自己的使命 。其二 , 赵云对赵范没把握 。
赵云|猛将赵云家世如何?有四处记载能够表明,他的背景并不简单
文章图片

赵范虽然已经归顺了西蜀 , 可是手中还握有军权 , 在桂阳仍有不小的号召力 , 如果赵云答应娶了樊氏 , 没有人可以保证赵范不会以这个名义起兵反叛 。
这些都证明赵云自幼受到的是孔子、儒家和礼法的教导 , 有着非凡的大局观 , 绝对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将领 , 绝对不会因自己一时的欲望而坏了大事 , 而人的品行的形成和表现 , 往往与他的出身息息相关 。
赵云 , 是一朵绝代的乱世青莲 。不论是在史书史料还是文学典籍中 , 都是一个近乎完美又广受赞誉的人 。
在小说中 , 他似乎是不败将军 , 从没在敌人手中落过阱 , 长坂坡一声“常山赵子龙” , 吓得魏军不敢追击 , 可想而知此人有多威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