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秦始皇的陵墓一直被看作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精巧奇特的陵墓之一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考古人员做了一个实验,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 。
一个熟练的工匠加工一件600片的甲衣需要三百多天,接近一年的时间 。而经过初步估计,陵墓里的石甲胄起码有上千件,甲片多达五六百万 。
也就是说,仅仅这一个陪葬坑里的石甲胄,就能够让后世许多帝王陵墓难以望其项背了 。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巨可见一斑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这个坑里有着大量的石甲胄和石盔 。再联系之前二号坑出土的众多箭头,青铜车马器构件,马缰索等军用装备 。
有关专家最终得出结论,这个陪葬坑,确切地说应该叫:秦陵兵马俑地下宫城军备库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陪葬坑出土的石铠甲虽然是随葬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铠甲 。
每一件铠甲都是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披膊甲保护肩膀 。这其中,相对特殊的是裙甲的设计,裙甲所用的都是小甲片,间隙留得也比较大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这些改动使裙甲翻动更加灵活,便于行军,这也真正考虑了战场情况 。秦朝的勇士天下无双,除了性情勇猛,优良的甲胄也是其一个重要的原因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石制头盔长30厘米,不仅具有实战价值 造型也颇为优美 。披到肩膀的头盔除了有效防卫头部,也兼顾了肩部的保护 。
这些甲衣和头盔,更是充分的展现了秦朝时期高超的军备制作工艺 。另外,这些甲胄出土时叠放整齐,反映了秦朝军队的严明军纪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甲胄主要是用皮革缝制 。虽然轻便但防御力自然也打了折扣,不容易挡住兵器的劈砍 。
而这次出土的甲胄,全是用青石作原料切割制成的 。当然,这不可能是秦的实战装备,虽然中国讲究“事死如事生” 。这些也只是为秦始皇陪葬的“冥器”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这些甲胄造型优美,工艺高超,甲片根据部位的不同制作成不同的形状 。虽然都是一种打磨工艺,但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弧形等 。
此外,甲片之上都有小孔,通过它们,甲片之间用扁铜丝穿在一起 。并且,这些甲片的边缘有抹棱和抹角,使甲片之间更加贴合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这次发掘的陪葬坑,不仅向我们再次展现了大秦军队的雄伟气势,更是填补了许多历史研究上的空白 。
像是鱼鳞甲,之前学界均认为这种铠甲是出现在汉代,并且只有高级军官才有穿戴资格 。这次在陪葬坑里出现了不少打磨精美的鱼鳞甲,专家认为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那么,为什么至今我们都没有对秦始皇陵墓进行挖掘呢?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还达不到 。
因为,密室内气候和自然环境差距极大,氧化变形算轻的 。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里有新鲜藕片,接触空气不久就变成灰了 。
秦始皇陵|德国人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后,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文章图片

没错,灰飞烟灭的灰 。于是,研究农作物发展历史的机会就这么擦肩而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