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1925年,郭松龄夫妇双双曝尸街头,用死亡谱写民国旷世悲歌


郭松龄|1925年,郭松龄夫妇双双曝尸街头,用死亡谱写民国旷世悲歌
文章图片

1925年11月回到天津的他,纠集了自己的一众亲信,将所辖东本军七万余众整编为四个军 。通电全国,逼迫张作霖下野,并要求张学良主政 。这一招实在是高,既能挑拨张家父子的矛盾,也能让部下们觉得他并非是在造反 。
韩淑秀一直陪伴丈夫左右,她知道这一役若是成功,那自己此后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是失败,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背负上千古骂名 。
但她从未流露过自己的担心,总是尽力地保持笑容,以在丈夫需要的时刻向其致意,为其打气 。有了韩淑秀的支持,郭松龄可以一心一意地反张 。他率领七万精锐一路北上,不日便过了山海关,突破了连山防线 。
郭松龄|1925年,郭松龄夫妇双双曝尸街头,用死亡谱写民国旷世悲歌
文章图片

对于张作霖而言,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 。因为东北军的战线拉得实在是太长,他也没想过自己的军队会调转枪口来对准自己 。对于郭松龄夫妇而言,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
(二)、双双殒命,曝尸街头
比起老谋深算的张作霖,郭松龄还是太过于理想主义 。叛军进驻东北的那一刻,日本代表曾试图拉拢郭松龄一同倒张,但被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
而日本人又去找张作霖,一向以民族大义为先的张作霖束手无策,只能口头上许诺给日本人些好处 。得到了张作霖的承诺后,日本军队携带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切断了郭松龄军队的后路,并毁坏了其弹药库 。
郭松龄|1925年,郭松龄夫妇双双曝尸街头,用死亡谱写民国旷世悲歌
文章图片

同时,张学良发动心理战,印发写着"吃张家饭,不打张家人"的传单 。心理攻势往往比枪林弹雨还要有效,这支队伍是大帅张作霖一手拉扯起来的,吃穿用度也都是张家负担 。而郭松龄只不过是曾经在张家的代理人而已 。
眼见郭松龄已经失势,他们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生活在东北的父母着想,所以绝大部分士兵选择临阵倒戈,弃暗投明 。
接着郭松龄与韩淑秀双双遭到了逮捕,虽然与夫君双双身陷囹圄,可是韩淑秀表现得从容不迫 。因为她知道,即使是死,有爱人相随那也足够了 。在杨宇霆的建议下,张作霖下达了处死郭松龄夫妇的命令 。
郭松龄|1925年,郭松龄夫妇双双曝尸街头,用死亡谱写民国旷世悲歌
文章图片

其实,韩淑秀还是有可能活的,如果她愿意说几句软话,仗着郭松龄与张学良的情谊,也是能有条生路的 。不过爱人已死,她还苟活能有什么意义?
1925年12月25日,夫妻二人被带到了刑场 。下车后韩淑秀的脸上荡漾着笑容,她说道:"丈夫为国而死,死得光荣 。军长请先走一步,我随后便往",这声音响彻寰宇,一草一木都在向她表达着敬意 。
"砰""砰"两声枪响,夫妻二人应声倒地 。随后东北军士兵将两人的尸体放在河边暴晒三日,在郭鸿志的奔走下于国公寨村安葬 。
郭松龄|1925年,郭松龄夫妇双双曝尸街头,用死亡谱写民国旷世悲歌
文章图片

可以说郭松龄夫妇的恩爱感天动地,他们用死亡谱写了一曲民国旷世悲歌 。那么,不谈郭松龄夫妇之死,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郭松龄的起义行为?
首先,他难免有些假公济私之嫌 。因为性格原因,郭松龄与同僚之间一直不和 。不论是以杨宇霆和姜登选和韩麟春为首的士官派还有以及张作相,张景惠的老派等素来不睦,主要原因是他得不到老帅张作霖的赏识 。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第二次直奉大战结束后,杨宇霆去了江苏,姜登选去了安徽,可居功至伟的郭松龄却没有一官半职 。如此一来令其非常不满,得到的答复却是,以后张学良上位了,郭松龄有的是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