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孙子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名字,感觉很像爷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四羊方尊|孙子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名字,感觉很像爷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
克罗齐是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也是新黑格尔主义代表之一,他说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历史只存在于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思想认知中;其二便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 。
四羊方尊|孙子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名字,感觉很像爷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文章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一位7岁的小男孩上完课之后到老师的办公室玩耍,他看到一本高年级历史教材,就翻看了起来,小孩子也不懂多少字,但上面有三个字他非常熟悉,这三个字就是:姜景舒 。
这三个字一看就是名字,小男孩之所以会这么熟悉也是因为“姜景舒”也是他爷爷的名字 。小男孩十分好奇,就跑回去询问,这一问,牵扯出了几十年前一桩陈年往事 。
1938年4月的一个下午,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三兄弟到转耳仑山上开荒栽种红薯,三人在山腰上挖着挖着,突然间锄头就传来了“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三人还以为是挖到什么铁块了,就将土块挖开了,不多时,便挖出了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 。
三人意识到挖到了宝贝,姜景舒还用锄头敲了敲,敲下来一块手掌心大小青铜片,三个人将四羊方尊带了回去,拿着老称一称大约64市斤,三人挖出宝贝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一个文物贩子立刻上门,以400大洋的价格购买 。
四羊方尊|孙子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名字,感觉很像爷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文章图片

当时姜景舒才17岁,全家10多口人,家里就靠着爷爷做豆腐,父亲做短工维持生活开销,又是战争年代,能维持温饱就不错了,400大洋让他动心了,然而卖出去后,经过层层剥削,到他手中只剩下两百四十八块,至于敲下来的那块残片他留下来当作纪念 。
文物贩子拿到手之后,欣喜不已,他起价20万大洋打算卖给外国人,当地部门对于走私这种情况也抓得紧,文物贩子刚到火车站就被抓获了,四羊方尊也被上交给到了当地相关部门 。
不过当时相关部门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是四羊方尊的价值,竟然将国宝放在几案上当作笔筒3个月之久,不久后长沙保卫战打响,四羊方尊被送到银行保管,然而银行没多久也迁走了 。
1938年11月13日,国军为了防止长沙落入日寇之手,决定采取焦土政策,一把火焚烧城郊30华里以内地区,然而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导致大火完成不受控制,这场大火持续了五天五夜,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焚毁,四羊方尊也在这场大火中遗失了 。
四羊方尊|孙子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名字,感觉很像爷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文章图片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四羊方尊毁于一场大火,1952年文化部门旧事重提,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得知四羊方尊并没有遗失,它依旧还保管在银行 。
不过银行在迁移途中遭到日军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二十多块碎片,银行虽然不知道四羊方尊的来历,但也知道这东西不一般,他们当时赶得及,没有上报,加上这场大火,所有人都认为四羊方尊毁于一场大火 。
他们就将四羊方尊的碎片保存在一个木箱子里面,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若不是文化部门重新追寻它,恐怕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重见天日 。
文物部门将这些碎片交给了修复大家张欣如,经过两个多月小心翼翼的修复,四羊方尊终于修复成功,然而有一处美中不足,口缘部分还缺了一块,银行那边说完整的四羊方尊就是这个样子 。
四羊方尊|孙子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一个名字,感觉很像爷爷,回家一问竟是真的
文章图片

经过多方调查,查到了“倒卖”文物的姜景舒,1976年,时隔38年后,专家门终于找到了姜景舒,听到是来找四羊方尊的,姜景舒心中瘆得慌,当年听说文物贩子被抓,他每天也是活在紧张不安中,生怕那一天自己也被抓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