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缅甸风云:昂山素季的真实故事( 五 )
如此前恭后据,究竟因为啥呢?
要想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着眼于历史的细部 。
缅甸军政府走过种种弯路,折腾了若干年后,终于迷途知返,把重点放到经济和民生上 。
1995年6月,丹瑞大将访问新加坡,新加波总理吴作栋敦促缅甸进一步开放经济 。吴作栋说,如果缅甸想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就要想办法改善其政治与经济环境 。
为发展经济和获取外汇,缅甸政府制定了缅甸观光计划,把1996年定义为“观光年”,希望能吸引到30万外国游客 。为了这个目的,政府鼓励民间企业投资旅游业,并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电力、通讯、机场、旅馆等环境 。同时将旅游签证从14天延长到28天,计划在仰光兴建的大型商业项目共有20多个,批准外资27.5亿美元 。
在这样的形势下,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两次会晤昂山素季,并对外界宣称,昂山素季是他们亲爱的“小妹妹”,他们非常爱护她 。
这时的美国,也相当务实,一改过去咄咄逼人的“人权外交”态度,甚至私底下,鼓励缅甸当局步印度尼西亚后尘,走“文官在前台,武官在幕后操纵”的模式,并授意印尼向缅甸传授经验 。
1995年7月,昂山素季获释 。
获释后,昂山素季每周末在她那位于茵雅湖畔的住宅,向聚集在篱笆墙外的支持者发表针“每周一讲”,以团结她周围的支持者 。
昂山素季还是那个昂山素季,但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了 。
1996年,缅甸经济开始有起色,局势平稳,民主运动被边缘化,经济活动蒸蒸日上 。当时,庙会、电影节、艺术节之类的文艺娱乐活动频频不断,天天都有节目 。政府也积极作为,整顿市容,兴修水利,发展通信,给缅甸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
文章图片
熙熙攘攘的缅甸街头
许多人认为,昂山素季的“每周一讲”,不过是充斥意识形态、堆砌名词的老生常谈,已经过时了 。
一位年轻的缅甸实业家说,我在6年前支持过她,但现在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 。我们可以做生意,可以买到需要的东西 。据我所知,谁也不想回到过去,我们要往前走 。
一位前NLD高层说,昂山素季脱离群众,脱离现实,她非常孤立,完全生活在只同其支持者和新闻媒介打交道的梦幻世界里 。她周围的一切已经变化,但她仍停留在过去 。
新加坡的李光耀,更是直截了当,他在一个论坛上说,缅甸只有一种统治工具,那就是军队 。我要是她,宁愿退居幕后,作为一种象征,而不会最终被人发现领导国家无能 。
不是昂山素季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
昂山素季红颜一怒,频频向政府发难,她试图抑制外国对缅甸的投资,制造不稳定局势,迫使缅甸政府同她谈判 。
昂山素季和她的“民主斗士”们,把矛头指向外国投资者,要求缅甸人民抵制外国投资者在缅甸生产的商品,比如百事可乐 。
他们要求人们拒绝百事可乐,改喝本地生产的汽水,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即使是本地生产的汽水,也有一半股份是属于外国投资者的 。这样一来,他们没辙了 。更何况,缅甸人非常喜欢喝百事可乐,抵制运动从根子上就行不通 。
虽然昂山素季的抵制外资运动,并没有对缅甸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伤害,但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一些政府高官认为,若放任昂山素季这么折腾下去,缅甸这些年来“革新开放”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 。
1996年6月,昂山素季再次被军政府软禁 。
就在缅甸军政府再次软禁昂山素季的前后脚,西方的经济制裁,变本加厉,滚滚而来 。
美国带头,联合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缅甸实施经济惩罚,波及缅甸海产、航运、军火采购、成衣加工等众多行业,其中,仅制衣业就已造成200多家工厂倒闭,百万工人失业 。
推荐阅读
- 微信公众号|中使馆向缅甸残疾人赠送大米?官方:恶意社交媒体盗用篡改我馆账号发布假消息
- 传承牌缅甸黄花梨素面收藏演奏古筝怎么样?真相评测不吹不黑诉说
- 缅甸花梨木小茶几实木中式木质桌怎么样?不要单看众测表面?
- 缅甸_历史|缅甸为什么总打仗?
- 缅甸_历史|缅甸哪些民族来自中国?缅甸人为什么叫中国人为胞波(同胞)?
- 国民党军队|纵横金三角30年打败印度缅甸的国民党残军,最后为什么不回国
- 缅甸浙江商会副会长被刺杀身亡。华人注意安全
- 宋希濂|宋希濂晚年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到缅甸,后果不堪设想
- 缅甸中资企业遭冲击 工厂被罢工工人占领【多图】
- 3天输16万 18岁青年误入缅甸赌窝 父母卖房赎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