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志愿军众狙神缔造“狙击兵岭”猎杀敌军五万余人( 四 )


为了避免遭到敌人猛烈火力报复,这位潘大专家狙击从来不去敌人的正面阵地,而是专门挑敌人防守薄弱,戒备松懈的厕所、浴室、交通壕、临时仓库之类的地方,让敌人洗不成澡,吃不上饭,甚至拉不了XX……
在3个月时间里,潘汉松小组共冷枪毙伤敌军330多名,潘汉松本人荣立一等功,而他所在的12军34师100团共毙伤敌军1969名,自己只伤亡11名!
三、荣耀王者邹习祥:几乎百发百中
在强人遍地的上甘岭前线战场,如潘汉松、苏许松这样的猛人,跟张桃芳相比也只不过是钻石段位的选手 。
张桃芳虽然强到逆天,但也只能排上星耀段位 。因为还有一位真正称得上最强王者的在下面 。
邹习祥,仡佬族人,1922年生,贵州遵义人 。之所以把他排在这里,是因为他创造了一项世界军事史上几乎无人能打破的记录:
1952年9月,他在上甘岭阵地上,用206发子弹,先后击毙203个“联合国军”,命中率高达98.54%,而张桃芳的命中率是49.08%,只是邹习祥的一半 。
正因为邹习祥的存在,“联合国军”把537.7北山高地称为“狙击兵岭”,在“联合国军”的概念中,没有“上甘岭”,只有“狙击兵岭”!
志愿军|志愿军众狙神缔造“狙击兵岭”猎杀敌军五万余人
文章图片

邹习祥:一口馒头一口水,一枪一个杀洋鬼
《游击队之歌》这样唱道:“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本是一种战斗意识的宣扬,没想到邹习祥却几乎把它变成了现实 。
像二战时苏联的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一样,出生在贵州大山里的邹习祥家里世代都是猎户,他从7岁便开始跟随父亲和叔叔上山打猎 。
山里的东西毕竟每天都在玩逃杀游戏,所以除了极个别的家伙没有一个不是灵活敏捷,跑得飞快,如果一枪落了空,那就别想再打着了 。
比如野兔,那跑起来跟一溜烟似的,眨眼功夫能跑出十多米,分分钟就消失,比如猴子,只要一枪没打中,立马窜到不知哪棵树上去了,狐狸肉是酸的,野猪要是一枪没打死就发狂,猎人反而有危险 。
相比之下,还是野鸡、斑鸠这种飞不快的鸟好打些 。但是野鸡和斑鸠就算飞不快,那也比人跑得快,而且数量实在很少啊!
一天里这样的开枪机会往往只有一次两次,再加上火药枪威力弱,准头差,如果不想饿肚子,基本上就非得做到两发一中,或者三发一中 。
志愿军|志愿军众狙神缔造“狙击兵岭”猎杀敌军五万余人
文章图片

邹习祥指导战友使用狙击枪
就这样,为了生活,在深山里的仡佬族男人个个都磨练成了神枪手,不仅眼尖,而且手快,百米距离内一抬手就是一枪,手底下几乎没有漏网之鱼 。
1949年10月,败退到云贵川的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疯狂抓壮丁补充兵力,邹习祥也被强征入伍 。入伍以后没几天,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5兵团17军51师解放贵州独山,邹习祥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起义,他又加入了解放军 。
幸亏邹习祥没有和解放军交手,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枪法实在是太厉害了!
1951年3月,邹习祥转入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1营1连,赴朝参战 。就是这支英雄的部队,后来作为第一主力打了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9月,邹习祥的部队驻守到了五圣山537.7高地北山 。
这下子,贵州深山里的一大批野生动物得救了,但537.7高地对面的美军却倒了血霉 。
135团刚上阵地时,对面的“联合国军”是美军第7师 。这帮美国佬以为志愿军打不着他们,简直是气焰熏天,怎么秀怎么来,各种开趴,甚至还有一排美军站在那里对着中国阵地比谁尿得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