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古代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生前被皇帝御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乞丐在历朝历代都不罕见,尤其是中国古代发生饥荒战乱的时候,不少老百姓也只能靠乞讨而获得一碗饭食,它也算得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了,因此在众多小说角色中,赋予了乞丐神秘的形象,很多人都是类似于“扫地僧”一样,隐藏在民间的高手,比如洪七公,苏乞儿等等,不过在正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人,用乞丐的身份进入了正史,天下也就这么一出了,他的名字叫做武训,就让我们来看下他的故事 。
武训|古代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生前被皇帝御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文章图片

随着钱财越积越多,武训也开始慢慢的购置田地,作为学校场所,他还用三分利息给他人放贷,到了49岁的时候,武训已经累计了良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而这些都是凭借他30年省吃省喝积累下来的 。
【武训|古代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生前被皇帝御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武训认为办学的时机到了,杨举人劝奉他先娶妻生子,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武训却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办学,于是唱到:“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
武训|古代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生前被皇帝御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文章图片

1888年,武训花费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举人家里面跪请他们任教,又到贫寒人家请求他们送子上学,而学费分文不取,当时招生50多名,经费全部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 。每次等到开学第一天,武训都要设置宴席招待老师,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进菜 。
武训|古代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生前被皇帝御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文章图片

这种做法,感动了全县的人,塾师对他十分敬惮,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 。而1890年,武训又和寺院合作,在馆陶县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山东巡抚张曜听说了武训的行为,特地下令召见,并且免除了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这件事情被朝廷得知之后,光绪帝亲自赐下“乐善好施”的牌匾,并授予武训黄马褂和“义学正”的名号 。
武训|古代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生前被皇帝御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
文章图片

在1896年,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而且根据《清史稿》的记录,他在去世前听闻学生的读书声,依然是微笑着的(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就这样,武训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出殡当天,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参与送殡,而受到他资助的学生,不乏为官者,纷纷从各地赶来参拜,万人送葬师生哭声震天,而乡民无不落泪,武训,也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丐”,从而名垂青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