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二 )


在新疆屯田垦荒,是一场更为艰巨、更加漫长的战斗 。面对望不到边的沙漠戈壁、碱滩沼泽,数千年来,几乎没人梦想过能从那些地方长出粮食 。
八千湘女和其他援疆女性一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荒凉的戈壁留下了青春和生命的印迹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童应桃在八一农场当了第一代拖拉机手 。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荒犁地,昼夜不停地干,任务量大得出奇,每个人一天要开荒130亩 。
童应桃最怕晚上犁地,因为总有狼两眼闪着绿光尾随她 。当时开荒实行两班倒,没日没夜开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由于干活时风沙大、出汗多,湘女们身上都长了“成疙瘩”的虱子,她们都把它叫作“革命虫” 。过度劳累,使得很多湘女都没了月经,被她们称为“干血痨” 。
王震将军去农场看望她们,了解到如此差的生活情况,把大队长好好“骂”了一顿 。
湘女们的青春在劳动中不知不觉流逝,她们逐渐学会接受与理想截然不同的现实 。当荒原中的新城拔地而起,湘女们的腰身已不再挺拔;当沙漠变成绿洲,八千湘女已是满头白发 。图为垦荒戍边战士的家庭合影 。“湘女上天山”,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垦荒戍边的指战员的婚姻问题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图为很多湘女成为了优秀的拖拉机手,为垦荒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早在1952年,王震曾鼓励她们说:“同志们,你们要安心边疆,扎根边疆,要为新疆人民大办好事,要把你们的骨头埋在天山脚下……”他的话还没讲完,台下的秩序就乱了,因为大家原以为参军两三年后就可以转业回湖南老家的,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许多人当场就哭了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在伊犁的湘女每次想念家乡时,总会唱起当地的一首民谣——“乌孙山啊,金色的摇床,英雄喜爱自己生长的地方,假如叫我在异乡做一个国王,我情愿在故乡当一名靴匠……”直到唱得泪流满面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据新疆军区档案馆的资料统计,在进疆的8000湘女中,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3岁 。
当故乡渐行渐远,迎面而来是陌生的荒凉时,曾经热血沸腾的心一点点冷却,她们认清了残酷的现实:曾经的豆蔻年华,终究免不了在风沙中化作苍苍白发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如今,新疆的面貌远非昔日能比,这里边,有多少援疆儿女的血泪与汗水?图为当年的女兵们向新疆石河子“湘女上天山纪念碑”鞠躬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在大时代的潮流中,她们的命运已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牺牲也罢,甘苦也罢,面对自己的青春和情感、付出和收获,能否无怨无悔,也许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 。
图为新疆石河“湘女上天山纪念碑” 。很多当年的湘女前来追忆那段历史 。她们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新疆|老照片,催人泪下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