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这六个汉字明明是错的,却错的理直气壮,至今无人质疑

对于汉字来说,有着严格的偏旁部首,如果没有按照汉字本来的笔画书写,我们就认为它是错别字,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这样几个汉字,明明是错的,然而却并没有人认为它写错了,可谓错的理直气壮,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汉字吧!
汉字|这六个汉字明明是错的,却错的理直气壮,至今无人质疑
文章图片

四、“第”
在山海关前有这样几个大字:“天下第一关”,然而其中的“第”字却并不是竹字头,而是草字头,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完全是出于书法上的考虑,这五个大字是明朝著名书法家萧显所题,因为匾长5米多,每个字高达1.5米,而且这五个字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因此将“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能使笔画减少,以凸显繁体关字的厚重有力,在视觉上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
汉字|这六个汉字明明是错的,却错的理直气壮,至今无人质疑
文章图片

五、“碑”
西安碑林的“碑”并没有那一小撇,这是林则徐被革职发往新疆伊犁时途经西安所题,有一种说法是林则徐当时被罢免官职,而那一撇就代表着头顶的乌纱帽,因为古代的乌纱帽都有顶戴花翎,也类似于汉字中的那一小撇 。
汉字|这六个汉字明明是错的,却错的理直气壮,至今无人质疑
文章图片

六、“突”
【汉字|这六个汉字明明是错的,却错的理直气壮,至今无人质疑】山东的趵突泉已经成了十分有名的古迹之一,然而在趵突泉的一处石碑上,“突”字并没有上面那一点,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三个字是明朝嘉靖时期胡偺缵宗所写,之所以少写了点,寓意着趵突泉的水流太急,将“突”字的盖子都冲掉了,当然这也表达了当地人们希望趵突泉永远喷涌,没有尽头的一种美好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