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妃子为何要穿“花盆底”?不仅因为美观,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

《宫词》: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有两个少数民族?执政,一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另外一个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女真族,也就是现在的满族 。因为清朝离我们更近,也是被很多影视作品编了多次,所以我们对清朝的印象要更深更直观一些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人,他们的服装装扮和我们汉族不一样 。以前的汉族人都是穿着汉服,虽然每个朝代服饰会有一些改变,但大体是差不多的 。到了清朝以后,不仅要求男子剃头留辫,连衣服都做了改变,穿的是满族的服饰 。男子是身穿长袍或者长衫,外面套马褂或者马甲;女子是身穿衬衣外套马褂坎肩在搭配围巾等 。如果是王公贵族或者是宫廷的嫔妃格格,还要竖旗头,将头发挽成一个髻,头顶上带着一个大的大拉翅 。
清朝|清朝妃子为何要穿“花盆底”?不仅因为美观,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
文章图片

一、花盆底鞋让嫔妃的身材更高挑
花盆底鞋有着高高的鞋底,嫔妃们穿上之后身高变高,再加上下半身有长袍遮着,看起来身材高挑苗条,就算有些嫔妃稍微有点丰满有肉感,穿上这种花盆鞋也协调了许多 。而且从别人的眼中看到的还是一双小巧的双脚 。这样不仅自己喜欢,皇帝看到之后也是赏心悦目 。
清朝|清朝妃子为何要穿“花盆底”?不仅因为美观,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
文章图片

二、方便皇帝识别嫔妃身份
【清朝|清朝妃子为何要穿“花盆底”?不仅因为美观,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当然,嫔妃们穿这种花盆底鞋,也不光是为了好看,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方便皇帝能识别出她们的身份地位 。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后宫有三千佳丽 。而且还分为各种级别,比如从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皇后等不同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不用的人 。因为嫔妃太多,而皇帝不一定全都召见,为了避免皇帝不清楚嫔妃是什么等级而闹出笑话或者尴尬的事情,后宫便在鞋子上做相关标记,不同等级的嫔妃穿不同规制的花盆底鞋 。嫔妃位份越高的,她的鞋子不管是从材质还是图案和小的配饰都越高,每一级嫔妃的鞋子都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算从未召见过的嫔妃,皇帝也可以从她穿的鞋子知晓她的身份,那么对待她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
清朝|清朝妃子为何要穿“花盆底”?不仅因为美观,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
文章图片

结语
因为清朝的皇宫贵族都是满族人,还有一部分蒙古人,虽然少数民族的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但是纵观之前的历朝历代,为了做好天下的表率,皇宫之中的一切礼仪还是参照了汉族的传统和文化 。等级制度森严,阶级位份不能逾越模糊,从一双小小的鞋子都可以让清朝的等级制度得到体现 。虽说最开始发明了花盆底鞋只是为了美观,但能从美观又衍生到辨认身份地位,可见清朝宫廷内的制度是多么细小和完善 。
参考资料:《宫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