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矩|闲话大明权宦——陈矩( 二 )
文章图片
第一件就是万历年间大名鼎鼎的“妖书案” 。
“妖书案”分为万历二十六年的第一次 , 与万历三十一年的第二次 。说白了 , 就是有人匿名写宣传单遍撒京城 , 用问答的形式 , 影射当时的“国本之争” , 即明神宗的爱妃郑贵妃 , 想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福王) , 越过皇长子朱常洛(明光宗) , 成为东宫储君 。
我们知道万历年的“国本之争”前后僵持了近三十年 。皇帝与朝臣围绕立太子的事情是一波接着一波地斗 , 为此大臣是被换了一批又一批 , 直接导致皇帝躲在宫里不上朝 。我以前专门写过“国本之争”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下 。
文章图片
我们接着说陈矩 。陈矩处置的 , 主要是第二次“妖书案” 。相对于第一次“妖书案” , 第二次牵连更广 , 影响更大 , 情势更危及 。
当时什么情况 , 从皇帝 , 皇妃 , 皇子 , 到内阁首辅 , 次辅 , 六部官员 , 再到民间诸生 , 所有人都被牵扯进来 。
皇帝认为这是朝臣们为了逼自己立朱常洛为太子而发起的舆论战 , 是在逼宫;郑贵妃觉得妖书把自己拖下水是有人想把自己名声搞臭 , 扳倒郑家;
文章图片
皇长子朱常洛害怕这份宣传单会激怒父皇 , 直接把自己废成庶民;朝臣们觉得妖书上的各种明显“考究”的用词 , 是在影射自己 , 是政敌打压的手段;民间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 却也发现感情大明朝廷原来这么热闹啊 。
于是 , 一份匿名宣传单 , 牵扯出了党争 , 储君 , 外戚 , 阁部 , 法司 , 矿税 , 宗藩 , 积案等等等一系列问题 。毫不客气地说 , 第二次“妖书案”就像是喷发的火山口 , 把大明几十年累积叠压的矛盾 , 一下子都喷了出来 。
一时间人人自危 。
文章图片
陈矩当时是提督东厂太监 , 查案的责任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是一次在钢丝上的行走 , 脚下便是万丈深渊 。陈矩一方面要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 一方面又要避免自己引火烧身 。
事情很难办 。从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事发 , 陈矩奉旨查办 , 带着东厂 , 锦衣卫 , 五城巡捕衙门满京城搜捕 , 案子是越查越离奇 , 涉案的人是越查越多 。陈矩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 因为事态已经到了崩盘的节点 , 时间拖得越久所有人的神经就绷得越紧 , 最后肯定会以皇帝震怒 , 大批人获罪而结束 , 甚至出现血流成河的场景 。
文章图片
但陈矩仍然需要一个突破口 , 一个把人们私下那股汹涌暗流引导出去的泄洪口 。一直查到第十天 , 这个契机出现了 。一个叫皦生光的生员进入了他的视野 。
皦生光是被他弟弟做“污点证人”揭发的 , 他之前就有敲诈勒索的前科 , 甚至用类似“妖书”的形式敲诈过郑贵妃的兄弟 。有前科 , 有动机 , 有“人证” , 陈矩敏锐地抓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
推荐阅读
- 应用程序|《网空闲话》:警惕!“网络雇佣军”正兴起并成为网络攻击的帮凶
- 雷锋网|快手回应“雷锋网”文章《快手的大明王朝1566》:报道严重失实,将启动法律程序
- 毛羽健|历史上的蝴蝶效应,一名普通官员的偷腥,最终导致大明王朝的崩塌
- 朱祁钰|大明风华:朱祁钰失败有三,心不狠只是次要,胡善祥才是主要原因
- 大明|大明之亡:藏富于官藏富于贾
- 朱棣|朱棣要立朱高煦为太子,解缙说了三个字,让大明多了2位明君
- 朱元璋|朱元璋曾被封为吴王,为什么称帝后定国号为大明,而不是吴朝呢?
- 朱元璋|放牛娃也有春天,明太祖的恩怨情仇,一个放牛娃建立的大明帝国
- 朱高炽|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仅在位264天,为何能为大明续命200年?
- 大明宫畔5麻将机超大投影怎么样?是哪里牌子?有何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