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为了一个承诺,他为副营长守墓50年,87岁时终于等来英雄的亲人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 培根
副营长是个有气质的军人
1942年5月3日,日军第18师团攻陷缅甸后从畹町大举入侵滇西 。5月5日,日军大举杀向惠通桥,中国远征军奋起反击,怒江阻击战就此打响 。当时远征军第71军87师206团2营驻扎在施甸县太平镇一丘田村,第二营是阻击日军进攻的第一线部队,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营长壮烈牺牲,全营由副营长刘堃然指挥 。
1944年3月的一天,紧张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刘堃然副营长和警卫来到一丘田村杨保卿家讨水喝 。杨保卿的父亲接待了刘副营长,并为他们准备了饭菜 。11岁的杨保卿第一次见到了刘副营长,他是一个身材高大,很有气质的军人 。刘堃然副营长当时看着11岁的杨保卿,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这小子挺机灵,长大后跟着我当兵打仗吧!”
亲人|为了一个承诺,他为副营长守墓50年,87岁时终于等来英雄的亲人
文章图片

刘堃然副营长墓
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2015年11月施甸县从事寻找远征军将士墓地的学者苏泽锦来到了一丘田村,当她得知了杨保卿老人默默守护英雄墓的事迹后,开始在网上发起了寻找刘堃然副营长后人的行动 。短短几天之内,寻找英雄后人的消息便被数百万网友转发,消息从云南一直传到了山东 。
一个星期之后,热心的山东网友终于找到了刘堃然副营长还在世的小女儿——81岁的刘贞兰老人 。刘家人在得知父亲的下落之后,顿时泣不成声,泪如雨下:73年了,整整73年,终于等来这一天了 。原来刘副营长牺牲后,他的夫人一直多方托人寻找他的归葬之地,却一直没有寻到 。
亲人|为了一个承诺,他为副营长守墓50年,87岁时终于等来英雄的亲人
文章图片

刘贞兰拿着父亲的照片
刘副营长的小女儿:母亲一辈子的遗憾
刘副营长牺牲后,他的夫人年仅28岁,却一辈子没有改嫁,靠帮人打短工、进厂当纺织工人养活4个孩子 。刘夫人在临终前一直没有释怀,她多次托人到云南、贵州、缅甸寻找丈夫下葬的地方,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临终前,刘夫人告诉子女们没有找到刘堃然的下落,这是她一辈子的遗憾,她告诉子女们:“如果有可能,就找到你们的父亲,让他回到家乡,叶落归根 。”
刘贞兰老人说,他的父亲刘堃然1914年生于山东蒙阴县蒙阴镇大东关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6期 。他身高1.82米,擅长长跑,在军校里曾经夺得万米长跑冠军 。1938年11月,日寇占领蒙阴县城后,刘堃然不顾家人反对,抛下妻儿参军抗日 。刘堃然离家抗日时,小女儿刘贞兰才8个月大 。六年之后,家人就收到了他牺牲的消息 。但由于当时战乱未平,山东还是沦陷区,家人无法前去寻找他的遗骸,因此一直让他魂归故里 。刘堃然牺牲时年仅30岁,他的忠骨埋在怒江边上,遥望着数千公里外的家乡,等待着亲人的到来 。
亲人|为了一个承诺,他为副营长守墓50年,87岁时终于等来英雄的亲人
文章图片

刘副营长的墓碑和杨老的鞋
牺牲73年后,终于叶落归根
2017年6月2日,刘贞兰带领刘家人来到一丘田村,祭拜牺牲了73年的刘堃然,87岁的杨保卿和侄子杨锡君一起接待了刘家人 。在刘堃然副营长的墓地前,刘贞兰捧着刘堃然的遗像,对着那一座低矮的石头坟墓连喊了三声父亲 。这是她第一次喊父亲,在她的记忆里没有父亲的样子,只有一张留下来的遗照时常拿出来看,刘贞兰老人喊得撕心裂肺,围观之人无不落泪 。
时隔73年,刘家后人再见亲人,纷纷跪在墓前磕头 。祭奠仪式即将完毕时,刘堃然的侄孙辈纷纷给恩人杨保卿、杨锡君叔侄下跪,感谢杨家人接连三代的守护和关心,并认杨保卿为大伯,杨刘二家从此结成亲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