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部|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将其灭族( 二 )


准噶尔部|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将其灭族
文章图片

平定天山与准噶尔灭族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爆发瘟疫,噶尔丹策零病死,准噶尔部陷入了内乱,原本附属于准噶尔的各部落纷纷投向清朝 。1752年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继承汗位 。不久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 。阿睦尔撒纳投奔清朝,并将准噶尔虚实悉数禀告清廷 。乾隆皇帝认为攻灭准噶尔时机已到,谓之“天与人归,机不可失”,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发兵出征准噶尔,其后清军进占伊犁 。达瓦齐众叛亲离,准噶尔降臣阿玉锡带领清军二十五人夜袭达瓦齐大营,准军惊溃,数千人不战自降 。达瓦齐仅带少数人仓皇南逃 。六月,达瓦齐被清军抓获,准噶尔汗国灭亡 。达瓦齐被送往热河朝觐乾隆皇帝,被封为“绰罗斯和硕亲王”,居于京师 。
准噶尔部|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将其灭族
文章图片

清军平定伊犁后,西征大军陆续撤回内地,仅留少量兵力驻防伊犁、乌鲁木齐等地 。阿睦尔撒纳野心逐渐显露,最终发动反叛,而投降的各个准噶尔部落多有响应 。清军迅速回调部队,将准噶尔部依次平定,乾隆二十一年三月,阿睦尔撒纳被清军击败,同年冬,在俄国支持下阿睦尔撒纳称汗于塔城 。次年阿睦尔撒纳再次为清军击败,走投无路下进入哈萨克汗国寻求庇护,后因为哈萨克汗归降于乾隆,再流亡俄国西伯利亚,被西伯利亚总督窝藏在一个酒厂中,不久中天花病死 。
准噶尔部|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将其灭族
文章图片

清兵占领西域后,准噶尔下属部落头领时叛时降,反复无常,使清军损兵折将 。乾隆皇帝因此认为其“豺狼成性”,命令兆惠将叛乱部落尽行剿灭,“永绝根株” 。除病死或逃往国外的以外,数十万准噶尔人遭到屠杀 。据魏源记载:“计数十万户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 。除妇孺充赏外,至今惟来降受屯之厄鲁特若干户,编设佐领昂吉,此外数千里间,无瓦剌一毡帐 。”昭梿的描写更加夸张:“凡病死者十之三;逃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三,为我兵杀者十之五,数千里内遂无一人” 。留下的空地由大量移民填充 。
准噶尔部|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将其灭族
文章图片

乾隆的这一政策虽然短期内阻止了分裂势力,但是大量的穆斯林迅速填补了藏传佛教的地位,导致天山南北的佛教文化不到30年就消失无踪 。在道光之后形成了非常麻烦的民族冲突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