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他是战功卓著的抗日名将,建国后却因民愤太大,不得不杀

富阳血战突重围,眼看同胞血肉飞 。
【抗日战争|他是战功卓著的抗日名将,建国后却因民愤太大,不得不杀】万马奔腾无去路,钱塘江上几人回?
这首诗通俗易懂,把枪林弹雨的战争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血肉飞”,足见战局之惨烈,不是亲身体验,很难写得出来 。
写这首诗的人,就是在淞沪会战中刚刚完成嘉兴阻击任务的抗日名将李本一 。
抗日战争|他是战功卓著的抗日名将,建国后却因民愤太大,不得不杀
文章图片

然而,天下大势已定,远远不是一个李本一能挽回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第七军再度遭遇灭顶之灾,而妄图乔装打扮逃出包围圈的李本一,也在乱军中被抓了出来 。
在战后的公审中,李本一虽然抗战有功,但其屠杀三万群众的罪行实在是影响太恶劣,罪不可赦 。1951年8月24日,李本一在安徽被判处死刑,并于当日被枪决,终年49岁 。
要知道,我军向来讲究宽待俘虏,像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廖耀湘、黄维这些国军高级将领,都得到了我军的优待,而李本一,却是国军唯一一个被枪决的高级将领,实在是民愤太大,不得不杀 。
所谓英雄与屠夫之间,往往只有一念之差,李本一的死,怪不得别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