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张学良杀杨宇霆就是一个悲剧 。
杨宇霆虽然私心很大,但是十分有才能,左右逢源,他若还在,九一八事变或许晚几年才会发生 。反过来说,即便杨宇霆该杀,也不该用简单粗暴的方法 。对于杨宇霆的处决方式,也暴露了张学良在政治上的幼稚 。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张学良也出席,结果在座的宾客却没有表示出对张学良多大的敬意 。反而杨宇霆一出场就受到了宾客们的推崇,这一现象让张学良心里极为慌张 。平时杨宇霆就对张学良心里很看不起,以周公自居,并且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张学良小名“小六子”,张学良心里慢慢对杨宇霆产生了杀机 。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29年10月,杨宇霆和他的下属常荫槐拿着一份张学良并不知情的文件,要求张学良署名,张学良以时间太晚劝退了杨宇霆,随后,张学良向近侍下达了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命令,晚上,杨雨婷让常荫槐过来签字 。二人被俘,枪杀于老虎厅 。
随着砰砰两声枪声下去,张学良心里释然了 。
杀杨宇霆对张作霖的好处:
推行“东北易帜”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其实奉系主要是保全东北的利益,作为军阀头目,张作霖左右逢源,可是他的儿子张学良却做不到,为了侵占东北,日本先后提出要求日本人在东北与中国人杂居 。杨宇霆看到了日本的野心,极力反对日本人在东北杂居,因此引起日本仇恨,再说说张作霖 。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张作霖就是为了保全东北利益结果被日军炸死,而张学良推行东北易帜,就很难维护东北的最大利益,因此他与“老派”也就有了嫌隙 。在东北易帜的仪式上杨宇霆也没有参加集体留影 。可以说让张学良的面子大打折扣,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在政治主张上就更加自由了 。
“东北易帜”的好处
保全张学良性命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日本侵占东北在当时是势在必得的,可是张作霖却不同意,尽管张作霖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可还是难逃个被炸死的结果 。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而张学良在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后,也是活的战战兢兢 。张学良若是不同意日本的主张,也肯定有性命之忧,再说以张学良一个人的力量东北是难以保全的,那不如投靠国民政府 。一来,也就相当于为张作霖报了仇 。二来,避免了日本的暗杀 。
皇姑屯事件后奉系内部混乱,张学良权威未建 。
张作霖的小弟们以杨宇霆和常荫槐为首,还是喊张学良为“小六子”,杨宇霆小看了“小六子”,他以为“小六子”不会什么大作为,可是讽刺的是却死在了小六子手下 。
杨宇霆是外交高手,它可以始终把握自己和东北的最大利益,但是同时杨宇霆太跋扈了,一点也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只有像张作霖那样老谋深算的军阀头子才能勉强驾驭,张学良年轻更难把握杨宇霆这个“老狐狸” 。驾驭不了就杀,除后患 。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
文章图片

【张作霖|张作霖没他成不了海陆空大元帅,胡适也说:他若不死,东北不失】一定要评价的话,一个想当权臣一个想当少年英主 。结果俩都不是那块料,凑一起一个被玩死,一个自己把自己玩半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