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见奈良》只是冰山一角,日本遗孤身份认同困境比电影更残酷
文章图片
遗孤回国后,多数与日本的父母、兄弟姐妹无法生活在一起,甚至有些见了一面后就不再往来 。很多遗孤年纪大了,带着老婆孩子来到日本,孩子长大后已经不会中文,而自己不会说日文,最终导致自己与孩子都无法沟通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
在婚姻选择上,多数遗孤以及遗孤二代、三代依然会考虑与中国人结婚 。身在日本,寻找中国配偶并不容易,所以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唯有与中国人结合,才能排遣他们内心的孤寂与思乡的寂寥 。
很多遗孤终其一生都没有改掉中国人的习惯与中国的语言,行走坐卧,俨然淳朴的东北人 。对他们来说,日本是祖国,但东北才是故乡 。然而,日本政府的一些特殊政策,让他们与故乡不得不说再见 。电影中晓霞的悲剧,其实与日本的特殊政策也有关系 。
文章图片
融不进母国,回不去故乡
在《又见奈良》中,养女晓霞与陈慧明失去了联系 。陈奶奶去奈良寻女的过程中,慢慢解开了晓霞与她失去联系的原因 。其实,电影并没有触碰一个冰冷的现实,那就是日本政府对遗孤的强制同化政策,客观上导致遗孤“融不进日本,回不去东北”的残酷现实 。
中日建交后,日本政府对遗孤的归国总体上是积极的 。只不过,日本政府急于求成,希望他们快速日本化,融入日本社会,自力更生 。遗孤回到日本后,政府会安排生活指导员,帮他们融入日本 。他们有机会参加日语培训,学习日本语言、文化和基本技能 。
文章图片
这些行为的发心都是好的,然而在执行的层面上走样了 。如,生活指导员、日本亲戚等,会强制要求遗孤断绝与中国亲友的联系,不再说中国话,强制说日语 。这导致了恶劣后果——很多遗孤的子女、孙辈,甚至以家人曾经是“中国人”而深感耻辱 。
按照真实的历史逻辑,晓霞应该是遭受到日本亲友、社区、生活指导员等方面的压力,不得不断绝与中国养母的联系 。然而,人心是肉长的,感情是不可能磨灭的 。这种反人性的教化、同化和改造政策,对遗孤一代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后来日本遗孤通过与政府打官司的对抗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些不友善政策的强烈反抗 。
文章图片
中国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在表达遗孤问题时,更多是“中国叙述”,讲述中国人的宽容、伟大、母爱、无私,然而很少有人从日本遗孤的角度,深入了解他们精神世界的漂泊与痛苦 。《又见奈良》在不失中国叙述特色的基础上,基本做到了对遗孤本身的关怀,非常可贵 。
结语
遗孤融入日本之痛,与中日文化差异、日本强制同化政策有关,同时也是日本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多元的牺牲品 。面对如此残酷的历史与现实,电影能用如此安静、轻松、温情的方式去解构这段历史,让人非常敬佩,也非常感动 。在时间面前,一切问题都显得苍白无力,可是那些曾经的苦难与颠沛流离,不会被后人忘记 。在中国,可以有母爱伟大的叙述,也应该有遗孤苦难的描述,两者缺一不可 。《又见奈良》对两方面都有关怀,也有深刻的反思,这是时代的进步 。
【日本|《又见奈良》只是冰山一角,日本遗孤身份认同困境比电影更残酷】参考文献
1.韩旭,《日本移民文化与文化冲突》;2.潘德昌,《战后日本遗孤称谓考》;3.潘德昌,《日本遗孤国家赔偿诉讼问题初探》;4.李霁虹,《二战后日本遗孤与中国养父母的历史调查与研究》;5.王希亮,《跨越现实:日本遗孤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评价;6.刘忠波,《日本遗孤的困难表述与历史认知》;7.杜颖,《日本遗孤的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
推荐阅读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新冠病毒|日本单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超一万人
- 谷歌疯狂游说欧盟政界人士,希望修改《数字市场法案》
- 欢聚集团|直播APP东渡记:对决日本财团,俘获日本宅男
- 月活|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发布《中视频2021发展趋势报告》
- 国家发改委|企业合规师考试资讯:《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企业合规师有何影响
- 提供者|网信办就《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 检测规范|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检测规范》金融行业标准
- 向文波|秦朔牵手腾讯出版《从连接到激活》 揭示产业数字化“连接、度量、激活”三步法则
- 花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背后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那马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