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吴清浅
知名学者辜鸿铭有两则关于好人和辫子的轶事,这两则轶事在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都按照该剧的总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还原了 。
关于好人的轶事
在北大任教的辜鸿铭曾对学生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便是我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而要去革命,到现在仍在革命;而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在保皇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为让辜鸿铭有所改变,得以长期任教北大,蔡元培在校评议会后曾找对方谈话 。当辜鸿铭为吸引学生听课连开几场演讲时,为表示支持蔡元培还去听了他的课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或许正是蔡元培的这份知遇之恩,更关键的是蔡元培懂他,知道他有一颗爱国心,喜欢跟洋人斗,且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有建树,所以辜鸿铭才认为蔡元培是除他之外的另一个好人吧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关于辫子的轶事
当张勋趁着段祺瑞与黎元洪闹矛盾之机带着辫子军进入北京搞复辟时,辜鸿铭也跟着张勋一起闹复辟 。张勋在养心殿拜见溥仪时,辜鸿铭就在现场 。他本人到底是自愿去的,还是像在《觉醒年代》里交代的那样被强拉着去的(在北大校评议会讨论是否解聘辜鸿铭一事上,身为评议成员之一的章士钊表示辜鸿铭跟他说,他辜鸿铭是被张勋强拉着去的),我们不得而知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不过从他在张勋生日时送对联一事上可以看出辜鸿铭和张勋应该是有交情的 。辜鸿铭送张勋的对联,上联是“荷尽已无擎雨盖”,下联是“残菊犹有傲霜枝”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对这副对联,辜鸿铭曾故作神秘地问同在北大教书的胡适,这副对联有什么含义?胡适笑着回答:“‘残菊犹有傲霜枝’,当然是指张大帅和您老的辫子了 。但不知‘擎雨盖’是指什么?”辜鸿铭回答说:“‘擎雨盖’就是清朝的大帽子 。”于是两人抚掌大笑 。
《觉醒年代》里的还原
到了电视剧《觉醒年代》里,关于好人的轶事,辜鸿铭所说的内容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电视剧里辜鸿铭不是对学生说的,而是在参加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所设的宴席时说的,里头提到张之洞时也不是在说他的谥号文襄,而是说“香帅张之洞”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这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是电视剧,还是通俗易懂比较好 。若剧中让辜鸿铭说张文襄,知道的人会很少,但如果说张之洞大部分人都会知道这人是谁,毕竟历史课本里提到张之洞这个人物时就是说他的名张之洞 。
至于辫子的轶事也是大同小异,只不过氛围有点不一样,再有就是电视剧里胡适对“擎雨盖”是明知故问,回答“擎雨盖”的人不是辜鸿铭,而是李大钊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文章图片

电视剧里,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听从蔡元培的建议,把辜鸿铭纳入到与被解聘的北大外籍教授克德莱的谈判团对谈的北大谈判团里 。为把辜鸿铭请进谈判团,陈独秀三人亲自到辜鸿铭的课堂上邀请对方吃饭,无论是邀请时还是宴请时都没少受对方冷嘲热讽 。
【辜鸿铭|《觉醒年代》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饭局把辜鸿铭两则轶事凑齐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