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在汉语词典中,“嫡”和“庶”是两个相对而言的词,在古代封建宗法制度里,家庭内部分有嫡、庶之分 。
“嫡出”,指的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庶出”则是指除了正妻之外,丈夫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 。
所以,在亲属关系中,引申出来的血统最近的便是嫡派、嫡系、嫡亲,如嫡亲弟兄、姐妹等 。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客观上说,庶出的孩子,确实没有比正室生的孩子有优势,但是庶出的孩子,最后“翻身”后起的并不少见 。
03 宫中那些典型的“庶出”的例子
比如雍正帝和妻子宜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雍正帝,虽是庶出,却依旧坐上了皇位
雍正的父亲康熙帝,有几十个子女,其中大多数是庶出 。在那样一个重兵把守、万人敬仰的紫禁城内,除了三宫六院的嫔妃,文武官员以及宫女和公公们,里面就生活着一个王之男人,那就是皇帝 。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陈道明版康熙帝)
在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除了皇后,其余有幸被皇帝宠幸的女人生下了皇子,一般也就获得一个贵妃、皇贵妃的品阶、称号 。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康熙第一个活在人世,没有夭的皇子也是庶出的,被称为“大阿哥” 。直到二阿哥,才是皇后亲生的嫡子 。后来,皇后因为产后病情恶化,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孩子 。
对此,康熙对这二阿哥疼爱有加,2岁时便给他封了皇太子的称号 。之后,更是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可惜这二阿哥并不是一个好苗子,最终让康熙大失所望,两立两废太子 。
所以,这才有了庶出的雍正继位,当上了皇帝 。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其实,不光是雍正,顺治、康熙、乾隆,生母都不是皇后,他们都是庶出 。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04 乌拉那拉氏宜修(雍正帝皇后),虽是庶出,却依旧当上了皇后
在过去那个极其强调嫡庶尊卑的年代,尤其是女性地位低的年代,庶出的女子,几乎可以说是看不到未来的 。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孩子,都注定要低人一等,几乎没有什么出头之日可言 。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甄嬛传曹贵人)
然而,“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没有出头之路,那就自己给自己敲开一条道 。比如像宜修这样的狠人物,就是这样干的 。
为了抢回她本应有的地位、身份、爱人,她把自己嫡出的亲姐姐纯元毒死,让其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 。为了坐上皇后宝座,她害死了无数的妃嫔……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所以,严格来说,虽然“嫡出”和“庶出”在身份地位上有所区别,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这两者又是可以“相通”的,毕竟都有着相同的血脉基因 。
绕得有点远,回到开头,所以,在《甄嬛传》中,当雍正帝刚登基三年,刚平定了西北,无力再对抗准葛尔,只能无奈地同意了准葛尔方面提出的和亲要求时,
温宜公主|《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文章图片

作为嫡亲公主的温宜,就极有可能被选中 。为此,温宜的生母曹贵人非常担心,忧心忡忡地对皇帝说:
“皇上,温宜还如此年幼,怎可和亲?”
毕竟,历史上,和亲远嫁的公主结局一般都挺惨,不是嫁给年老的老头,就是要依据当地的风俗,接受各种难以想象的习俗“洗礼”,再者远离家乡,父母兄弟,无依无靠,有多凄凉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