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溥仪选后:文绣、婉容皇后之争,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1920年,溥仪刚刚过了十五周岁生日,太妃们便把他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和十位王公召集起来,商讨他的婚事,从开始商量到成婚,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除了当时军阀混战的因素外,其最主要原因是,几位太妃都想找跟自己亲近些的人当皇后,因为这将关系到她们各自将来的地位 。
围绕在“六宫之主”的皇后宝座上的权力之争分成两派:敬懿、荣惠两位太妃和溥仪的六叔载洵主张选满洲额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文绣;端康太妃和溥仪的七叔载涛主张选满洲正白旗郭布罗氏荣源的女儿婉容 。两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后由小皇帝溥仪“钦定”——画圈 。
溥仪|溥仪选后:文绣、婉容皇后之争,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文章图片

敬懿太妃被刺疼伤处,十分伤心难过,泪珠在眼中打转,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最后,荣惠太妃提出了一套折中的办法:“两位姐姐谁也别难过,也别气恼,还是让王爷再去问问皇上,到底立谁为后,倘若皇上硬是要选文绣,只好是她有福,倘若改选了婉容,文绣也别再退回去,就留在宫里,册封为妃,岂不两全其美 。”端康太妃认为有理,便冲载沣使了个眼色,冷着脸说:“王爷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办吧!”说完,转身离去,把敬懿和荣惠两位太妃丢在那里 。
摄政王载沣,根据端康太妃的眼神和说话的语气,知道是要他一定劝皇上重新选婉容为后 。虽然他认为端康太妃有点太专横,但又不敢得罪她,于是一路小跑地来到养心殿 。他不等太监通报,便径直进入殿内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结结巴巴地说:“皇——皇上快拿笔来 。”然后,边把照片往御案上放,边说:“皇上再――再好好瞧睢 。”他把“好好”两字说得很重 。溥仪被弄得莫名其妙,便命其坐下说话 。载沣将太妃们的争吵情况叙说了一遍,最后强调说:“端康太妃的意思是要皇上在荣源家的女儿婉容的像片上画个圈,立婉容为后 。”
【溥仪|溥仪选后:文绣、婉容皇后之争,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溥仪|溥仪选后:文绣、婉容皇后之争,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文章图片

溥仪听完载沣的话后,满不在乎地从笔筒中取出一支铅笔,拿在手里,边摆弄一边说:“王爷何不早说,反正画个圈也不费什么劲,再画一个就是了 。”说完,拿起婉容的照片就要画,在铅笔刚刚触及到照片的一瞬间,他突然停住了,心想一个皇后也就行了,还要选个妃子,真是多余 。于是他用手中的铅笔不停地敲着桌面 。载沣见状,十分着急,两只脚不停地走来走去,头上的顶戴花翎也跟着乱颤 。溥仪看看急不可耐的王爷,笑着问:“选了皇后,还一定要选妃吗?”载沣赶紧回答:“当然,皇帝亲自圈选过的闺女,再放到民间,确实有失国体,再说敬懿太妃也定是不依,按祖制所定,后妃乃皇帝必备之 。”
溥仪|溥仪选后:文绣、婉容皇后之争,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文章图片

溥仪一听,既然祖宗都是有后有妃,自己何不依了太妃和王爷,讨得他们欢喜,自己又行使了皇帝的权力 。于是,他拿起铅笔毫不犹豫地又在婉容的像片上画了个圈 。溥仪的终身大事在太妃的操纵下,最终以两次画圈宣告了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