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又一家中国企业境外IPO折戟:继喜马拉雅、Keep之后,哈啰出行取消赴美上市


天眼查|又一家中国企业境外IPO折戟:继喜马拉雅、Keep之后,哈啰出行取消赴美上市
文章插图
又一家中国企业境外IPO折戟。
7月28日,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基于应用程序的打车服务提供商哈啰出行取消了在美国上市的计划。而这距哈啰出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仅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对此,哈啰出行表示,后续将会根据国家监管要求和资本市场环境,适时推进IPO事宜。
靠共享单车无法盈利2015年,共享单车踏上风口,ofo、摩拜先后出现。哈啰出行原名为哈罗单车,诞生于2016年9月,并于同年在厦门试运营。
此后六年间,共享单车经历野蛮生长、百团大战,随着ofo暴雷、摩拜卖身而告终。一轮洗牌后,哈啰成为“唯一幸存者”。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哈啰出行2020年共享两轮(共享单车及共享助力车)骑行次数为51亿次,是世界最大的共享两轮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末,哈啰的两轮共享服务已在300多座城市(地级市及以上)开展。
不过,即便拥有规模优势,哈啰出行却几乎没有盈利能力。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哈啰出行净亏损分别为22.07亿元、15.04亿元和11.3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另外,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4.29%、8.68%和11.83%,销售净利润分别为-104.44%、-31.20%和-18.75%。
整体来讲,导致哈啰出行出现亏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作为哈啰出行主要的营收来源,共享单车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需要承担巨额的运营成本。
天眼查|又一家中国企业境外IPO折戟:继喜马拉雅、Keep之后,哈啰出行取消赴美上市
文章插图
而持续亏损下,哈啰出行如何续命?天眼查信息显示,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哈啰出行一共获得8轮融资,总额超过200亿人民币,8轮融资中蚂蚁金服领投或者跟投5轮。在蚂蚁金融的光环,哈啰出行也成为市场红人,复星集团、春华资本、高榕资本、GGV纪源资本等机构相继入局。
天眼查|又一家中国企业境外IPO折戟:继喜马拉雅、Keep之后,哈啰出行取消赴美上市
文章插图
目前,蚂蚁金服已成为哈啰出行的第一大股东,持有5.84亿股,占比36.3%,而哈啰出行创始人兼CEO杨磊持有1.66亿股普通股,占股10.4%。
但共享单车就像一个无底洞,成本高、重运营、客单价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资本也逐渐失去了对哈啰出行的兴趣,2019年后哈啰出行不再有其他融资进账。
业务多元化充满挑战事实上,哈啰出行早已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于2019年上线了顺风车业务。今年年初有消息称,四轮业务将是哈啰出行2021年重点发力方向之一。
从交易额层面看,2020年哈啰完成9450万次顺风车服务,总交易额超过两轮单车至69.7亿元,相比2019年的29.3亿元增长137.9%。截至2020年末,哈啰顺风车已累积拥有2610万交易用户和近千万名注册司机。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顺风车将会成为哈啰出行增长核心板块。2020年第一季度,哈啰顺风车营收1.6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8%,且占总营收比例不断提升,而两轮业务营收占比由2020年的91%下降至83%。
除了交通出行,哈啰出行也在不断拓展服务边界。2020年4月,哈啰上线了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服务,包含酒店、餐饮等到店服务,接着同城跑腿业务、火车票业务、货运等业务不断上线。随后,其关联公司经营范围还覆盖旅游业务,并注册酒店商标。
去年12月,天眼查App显示,哈啰关联公司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哈啰酒店”的商标信息。涉及的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日化用品、厨房洁具等。除此之外,哈啰公司还申请“哈啰学车”“哈啰好物”“哈啰棒途”“小哈”“哈啰换电”“哈阿姨”“嗨换电”“哈啰惠生活”等多个商标。

推荐阅读